第七章 康熙来了:年轻皇帝的顶层设计(第4/10页)

后来,曾经有学者考证大清朝满汉开国功臣的身后故事,发现除了三藩之外,几乎所有这些功臣的后代基本都生活幸福,许多人家直到辛亥革命前还都在安享荣华富贵。于是,感叹三藩见不及此,结果,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自己也身败名裂、断子绝孙。言下不胜嗟叹。

据说,洪承畴在平定西南、返回北京之前,吴三桂曾经请教他:怎么做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洪承畴的回答是:“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也。”(刘键《庭闻录》卷三,第8页)——只要云南不安宁,他吴三桂的地位就不可动摇。此后,云南大事小事不断,不是土司叛乱,就是边境报警,搞得朝廷一年数惊,真的没人敢轻言撤兵减员了。有记载说,顺治十七年时,大清朝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八百七十五万两白银,而当年供应云南一地的官俸军饷就要支出九百多万两。到康熙十年前后,国家财政收入约两千万两左右,三藩的开支仍然居高不下。时人评论说:吴三桂挟边事自重,因为害怕兔死狗烹,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已经全然不顾国家劳民伤财了。(《庭闻录》卷四,第10页)当时,还有人说:吴三桂有向外省委派官吏的权力,以至于竟有“西选之官几遍天下”一说。(《明清稗史汇编》卷十,四王合传)是否如此,姑且存疑。

但是,不管怎样,到康熙亲政之后,昔日开国之功臣,已变成今日国家之大患。三藩问题肯定令玄烨忍无可忍、寝食难安。而吴三桂,于功成名就之后,全无家国之情怀,为一己之念,不惜将刚刚熬过半个世纪战乱、正在医治战争创伤的大半个中国再一次推入战火,就凭这一点,纵然他有千条万条理由,也够得上是百死不足以蔽其辜了。

康熙十二年三月,七十岁的定南王尚可喜上疏康熙皇帝,请求允许他带领一批年老的部下返回辽东老家海城居住,王爵由长子尚之信承袭,继续镇守广东。康熙接到奏疏大喜,立即命令众臣商量处置办法。最后,决定借机撤藩,同意尚可喜归老辽东,并以父在不能由子承袭为由,命令全部撤回。

这个决定做出后,吴三桂与耿精忠也相继上疏,请求撤回安置。吴三桂的一位谋士建议他,不管别人怎么说,决不要自己提出撤藩,免得授人以柄。据说,吴三桂怒吼道:“我就是说了,皇帝也决不敢真撤,我就是要自己提出撤藩,消除他的怀疑。”他可能真的没有想到,刚刚二十岁的康熙皇帝竟然会断然下令,全部撤藩。皇帝的理由是:“吴三桂蓄谋已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现在是撤他要反,不撤他也要反,不如先发制人。”随后,正式下达撤藩令。八月二十四日,派专使前往昆明、广东、福建,命令三藩所有官兵及其家属全部北上,同时,要求各有关部门着手解决安置事宜。

吴三桂可能是在接到皇帝的撤藩诏书后,立即下定了起兵造反的决心。从史料中看,吴三桂下这个决心和他的一个判断有关——大清朝的开国雄杰已经凋零殆尽:多尔衮、多铎病死了,代善、济尔哈朗老死了,阿济格、豪格、苏克萨哈让他们自己杀死了,鳌拜在大墙里面被幽禁死了,文韬武略、运筹帷幄的洪承畴、范文程老病而死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死的死老的老,即便不死,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大约也在和自己想着同一件事情……放眼天下,哪里还有能够抗衡自己的强力人物?

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常年住在北京,其夫人是康熙的姑母和硕建宁公主,实际上等于是人质。吴三桂派人秘密入京,准备接应吴应熊出京。同时,他一边假模假式地和康熙皇帝讨价还价,抱怨中央政府安置自己的土地太少;一边和皇帝特使约定起程时间;一边封锁了云南进出内地的险关要塞,一切人等只许进、不许出,违令者一律就地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