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诬杀彭越(第4/4页)

刘邦晚年利用吕后除掉了韩信、彭越两位最著名的开国功臣,目的之一即是有意培植吕后一党的势力。

刘邦深深懂得权力制衡的道理。

宋人吕祖谦说:“存吕后为有功臣,存功臣为有吕后,此高祖深意也。”(《大事记》)吕祖谦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仍不深刻;刘邦对吕后绝不仅仅是存,而是刻意扶植。

当时的朝中有刘氏宗族派、功臣元老派和吕氏外戚派三派势力。功臣元老派是在灭秦、灭项的战争中自然形成的,虽然经过异姓王的由封到除,功臣元老派势力大大受损,但是,仍然有相当强的实力。

刘氏宗族派主要是刘邦分封的诸子。他们被分封时一般年龄较小,还形不成一股强大的势力,但是,他们是正宗的皇权继承人,政治上占有极大优势。

吕后外戚派在刘邦去世之前还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在三派之中,力量较小。

刘邦不想让功臣元老派的势力过强过大,也不想让吕氏外戚派的势力过强过大,因此,利用吕氏外戚派和功臣元老派的相互制衡,才能最大限度地坐收渔翁之利,保住刘氏江山的代代相传。

因此,刘邦利用吕后杀戮韩信、彭越的过程,也就是有意培植吕后外戚派的过程。所以,吕后杀戮开国功臣不仅是做了刘邦想做而尚未做完的事,更重要的是在刘邦的扶植下形成了能够抗衡功臣元老派的吕氏外戚派。

吕后外戚派的恶性膨胀当然会招来功臣元老的反对,但是,正是有功臣元老的反对,吕后外戚派的势力也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所以,汉代初年吕后外戚派和功臣元老派之间的斗争,是刘邦刻意扶持的结果。

吕后在剪除功臣元老派的斗争中崛起政坛,初露峥嵘,杀害了开国功臣韩信、彭越;已经高高举起屠刀的吕后还会向谁挥舞屠刀呢?请看:废立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