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祺祥政变(第4/17页)

览奏已悉。二夷虽已换约,难保其明春必不反复。若不能将亲递国书一层消弭,祸将未艾。即或暂时允许,作为罢论,回銮后,复自津至京,要挟无已,朕唯尔等是问。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致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

咸丰皇帝从维护“大清体统”角度,表示对奕办理抚局的不满,实际上是对奕一味妥协退让最终导致签订城下之盟的批评。

从奕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开始,咸丰皇帝对这个弟弟感到彻底失望。当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咸丰皇帝在热河病重垂危时,奕奏请要来热河行宫探视,咸丰皇帝的批复居然是:

相见徒增伤感,不必觐见。

所以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咸丰皇帝在临终前,要将肃顺、载垣等八大臣列为辅政大臣,而其中却没有奕,等于是将奕排除在当时朝廷领导核心之外,这让奕甚为不平。

事实上,在咸丰皇帝病逝后,八大臣与奕就已经站在了对立面,这都是咸丰皇帝临终前埋下的政治隐患。只是奕与八大臣之间的矛盾还处于潜伏状态,如果没有引爆点,这种矛盾或许永远不会升级。但问题的关键是,八大臣之首的肃顺与同治皇帝的生母叶赫那拉氏素来不睦。

咸丰皇帝正式重用肃顺,是在奕被罢免军机大臣之后。从咸丰六年(1856)署都察院左都御史到咸丰十年(1860)迁御前大臣,肃顺成了咸丰皇帝的左右手。作为朝廷第一重臣,肃顺对咸丰皇帝不顾祖制,让叶赫那拉氏批阅奏章干预政事颇为不满。

前边我们说过,叶赫那拉氏在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皇帝准备北逃热河时,曾经以颇有见地的语言劝谏丈夫不要离开京城。对于叶赫那拉氏的建议,咸丰皇帝同时召见奕和肃顺,让他们说说意见。当时奕和肃顺观点截然对立,史料记载是:

主和,顺主战,哄于御前,不能决。

也就是说两个人当着咸丰皇帝的面吵了起来。两个人退出来后,肃顺问奕,应对英法两国这种国际事务,本来是我们这些大臣该做的事情,为什么皇上要把您这个亲王叫来商议?奕回答说:不知道具体情况,既然皇上召见,就必须应召。

后来有人向肃顺透露,召见奕的主意是叶赫那拉氏出的,于是肃顺对她更为不满。导致两个人隔阂加深甚至说彻底决裂的标志,是咸丰皇帝前往热河路上的换车一事。当时走得匆忙,找来的车驾十分老旧,再加上天气炎热,道路崎岖,叶赫那拉氏便承受不了,希望当时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肃顺,能够为自己换一辆车,没想到却遭到肃顺的严厉训斥。当时肃顺反问叶赫那拉氏:“尔何人,乃思驾中宫上耶?”

坦白地讲,肃顺的话确实过于严厉,当然这也是他直率性格的反映。当时叶赫那拉氏虽然不敢言语,但内心深处已经对肃顺开始嫉恨。这也导致到了热河行宫后,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叶赫那拉氏是一个很讲究美食的女人。肃顺负责供应伙食,他要求除了咸丰皇帝之外,每个人都自行取用,而且是限量供应,可是他自己却有酒有肉。当时钮祜禄氏和叶赫那拉氏都不知道肃顺为什么会这样做,就向咸丰皇帝汇报此事。结果咸丰皇帝的回答是:肃顺是担心浪费。由此遭到这两个女人的痛恨。

后世有人评价说:“(肃顺)灭门之祸,起于饮食之微,可为叹息。”这也正应了那句话:细节决定成败。

肃顺之所以和叶赫那拉氏产生矛盾,除了很多事情不相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从很多记载来看,肃顺参与了咸丰皇帝的密谋—咸丰皇帝担心自己去世后,叶赫那拉氏作为幼皇帝的生母而把控大权,产生过除掉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