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悲愤中挣扎(第6/18页)

3. 台湾冤案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标志着鸦片战争的正式结束,但是中英双方的局部摩擦与较量却始终没有停止。就在双方签订条约不久后,璞鼎查所率英军以等候清政府释放俘虏为名,强行占领厦门鼓浪屿,并对清政府代表施加压力,以“台湾的英军俘虏被杀害”为名制造事端,要求清政府向英国政府谢罪和赔偿。

为什么中英双方在战后还会出现这样的摩擦?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得从战俘本身说起。

鸦片战争期间,被俘的英军士兵大部分都已经放还,而英军侵占台湾时,有一百多名被当地的军民俘虏,一直拘押在台湾。当璞鼎查派下属去要人时,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告诉他,这一百多名俘虏中有的已经因病死亡,有的已经按照大清法律正法,目前依旧在押的只剩下九名军官,以及因遭遇台风被台湾当地百姓救起的军官和士兵共二十五名。

姚莹当时将这些俘虏以及被救人员全部交给了该下属,对方对此也表示万分感谢,请姚莹到他的船上做客,并悬挂百面彩旗、燃放礼炮表示欢迎。双方最终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彼此告别。

按说这件事至此可以告一段落,中英双方处理得都十分得当。然而当下属回去汇报详细情况时,璞鼎查对清政府正法英军俘虏提出了异议,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俘虏,而是遭遇风浪被迫在台湾停船的英国商人,于是要求清政府将台湾镇道达洪阿、姚莹二人治罪,并向死难者家属赔偿抚恤金。

最先接到璞鼎查这一要求的,是求和派代表耆英。为了尽快息事宁人,他上奏道光皇帝说达洪阿、姚莹为了争夺功劳而故意生事,破坏战后刚刚达成的中英合约,希望朝廷能够予以严惩。道光皇帝命令怡良奔赴台湾进行调查。怡良本身也是求和派,因此到台湾后根本就没认真调查,便按照耆英的说法上奏,也诬陷达洪阿、姚莹是故意生事,希望朝廷能够法办。

璞鼎查之所以利用俘虏事件故意挑起事端,原因就在于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能够踏及的所有中国领土上都打了胜仗,唯独在台湾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是损兵折将,因此璞鼎查的心中有一个解不开的结。

事实上,从道光二十年(1840)至二十二年(1842),英军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台湾的侵占行为。英军之所以对台湾如此“垂爱”,原因不仅在于可以掠夺其丰富的资源物产,而且台湾地处冲要,是英军打开中国大门甚至东南亚地区大门的战略要地。不过英军侵占台湾的想法一直未能得逞,而签订《南京条约》时,英国人也没有从中获得台湾的权益,因此综合多种因素,璞鼎查总想找机会在台湾问题上大做文章。现在俘虏问题正好给了他一个借口,因此他立即将俘虏事件进行夸大,试图将其提升为中英之间国家层面的矛盾。

璞鼎查的说法,明白人一听就知道是一种狡辩,根本不值一驳,可是当时求和派的官员们为了稳定中英刚刚签署条约后的“和平局面”,便附和璞鼎查的说辞以推波助澜。还有别有用心的,例如当时江苏主管财政的部分官员,忌妒台湾方面在鸦片战争期间的出色表现,也跟着一起附和;而福建厦门的一些武将,鉴于自己在战争期间有失水准的表现,与台湾方面相比相形见绌,也跟着一起制造谣言,恨不得立刻将达洪阿和姚莹拉下马。

这些官员跟着一起制造舆论,正好可以让耆英利用。于是耆英经过整合,决定用已故的福建总督苏廷玉和提督李廷钰二人互相来往的家信,来弹劾达洪阿和姚莹的“冒功”之罪。道光皇帝得到弹劾奏状后,让身在台湾的怡良务必认真调查。可是怡良本身就倾向于将达洪阿和姚莹治罪,虽然他明知这两个人是“无功可冒”的,但他必须找出这两个人的“罪证”,以在皇帝陛下面前证明自己所言非虚,现在耆英的证据正好可以说明这一切。于是怡良上奏说耆英的证据完全可以说明一切,没等道光皇帝回复,怡良便将达洪阿和姚莹押解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