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平定三镇(第3/9页)

高崇文是幽州人,身在平卢从军,李适在位时跟随神策军偏将韩全义驻守长武城(今陕西长武西北),治军颇有声望。贞元五年(789年),在佛堂原与吐蕃的交战中,率领三千人马击败数倍于己的吐蕃大军,贞元十四年(798年)晋升长武军使。

可以说高崇文是一位边将,在他的心中随时做好了为帝国出征的准备,这一次他带着李纯的诏令,目标指向西川。在高崇文看来,这是皇帝陛下给予自己抬升资历的绝好机会。

高崇文受命以后,立即从长武领兵南下,从郿县(今陕西郿县)经斜谷穿过秦岭进入兴元(今陕西汉中),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和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会合。

三路人马兵会兴元,前方即将进入蜀地。摆在高崇文面前的有三条入川之路,最正面一条路为剑阁道,那里有刘辟的重兵把守,剑门关历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采取正面强攻显然不是上策;西面一条路为阴平道,经龙州(今四川平武)、昌明(今四川江油),绕出剑阁关,可以直奔成都。不过,这条道路山高路远险隘不断,当年邓艾偷渡阴平,差点在那里全军覆没,所以这条路高崇文也不加考虑。

那么,剩下的第三条路就是从剑阁关的东南方阆中(今四川阆中)进入蜀中。由这条路入川,既可避开上述两条路的艰难险阻,又可以直达剑南东川的梓州(今四川三台),可以尽快解除刘辟对东川节度使李康的围困,所以这条路是最佳选择。

高崇文决定从阆中入川,首先解救被困的梓州。可是当他刚刚上路时,就得到了梓州陷落,李康被俘的消息。为此高崇文昼夜马不停蹄从阆中入川,进入剑州境内。同时严砺为了牵制敌军领兵攻打剑州,斩杀了刘辟的剑州刺史文德昭。

高崇文随即以极快的速度南下,在三月即领兵攻打被刘辟占领的梓州。刘辟没有想到官军会这么快进入蜀地,所以虽然占领了梓州,但守备力量十分薄弱,高崇文不费吹灰之力就重新收复了梓州。

高崇文入川首战告捷,这让书生出身的刘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在强大的军事压力面前,刘辟有意改变策略,主动释放西川节度使李康,并要求洗刷自己的罪过,但谁都明白,造反这项事业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

梓州的收复明显增强了皇帝李纯的信心,因此三月十三日李纯发布《招谕剑南诸道诏》。在诏文中,李纯再次申明这次进兵蜀中,完全是刘辟造成的,朝廷实在是迫不得已。同时斥责了刘辟的反叛行为,并削夺了刘辟的一切官职,号召西川将士要幡然悔悟。为了孤立刘辟,李纯在昭文中宣称凡是参加反叛但立即重新归顺朝廷的,一概既往不咎。

从李纯发布诏书的立意与措辞来看,这个年轻的帝王始终坚信刘辟叛乱很快就能够平定。当然,在以高崇文为核心的征讨西川的将军们看来,皇帝陛下的诏书是总动员令,那就是这一战必须打到底。

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诏令,高崇文立即考虑向刘辟的老巢成都进军,目前唯一的通道是成都东北方一百五十里处的鹿头关(今四川绵竹东)。刘辟在鹿头关屯下重兵扼守两川之要,又在鹿头关的东面万胜堆修筑了八个战栅,分布于关口两侧,形成多方位的掎角之势,高崇文想要攻破这里并不容易。

五月十日,高崇文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后领兵来到鹿头关。十天后官军与西川军在鹿头关开始了第一回合的较量,由于高崇文指挥得当,此役斩杀西川军两万余人。可是就在高崇文准备向鹿头关发起总攻时,老天爷偏偏下起了大雨,由此西川军开始闭关不战,试图消耗官军。

高崇文见正面进攻的愿望落空,鉴于官军远征不能耽误时间太久,所以立即调整策略,集中优势兵力向鹿头关东面西川军控制的战栅“万胜堆”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