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条对角线(第4/4页)

注释:

(1)(2)1945年9月川日,中共中央在《我东北现况通报》中说,曾克林、唐凯部为1500人。东北军区司令部1949年10月编写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说,曾克林、唐凯部为“四个小团约一千七百余”,李连昌部为“五个小团及一个支队约三千二百人”。

(3)东北人称之为“归大屯”。日本侵略军为控制人民,切断人民与=屏蔽广告=武装的联系,1934年12月3日,假手“满州国”颁布了《关于建设集团部落的通令》,日军烧毁民房,强迫人民搬到指定的“集团部落”居住。“部落”周围挖有壕沟,沟上修筑土墙,墙上围着铁丝网,四角修筑炮楼。每个“部落”130户至150户居民。“部落”只设一个出入口,出入出示居住证明并登记,种地也不能远离“部落”。

(4)《八·一五这一天》,324、325页。

(5)本文所有引用资料中,标点符号及错别字等,均保持原样。

(6)即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箫华。

(7)“林”即林彪,“彭”即东北局书记彭真。

(8)有人又说叫《赶走鬼子好回家》。歌词没收集到。

(9)1937年底和1938年初,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安县徂徕山,长山乡黑铁山,寿光县牛头镇,潍县蔡家栏子,组织农民起义,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

(10)均为山东纵队战斗过的村镇名。

(11)罗荣桓当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代师长。

(12)《萧劲光回忆录》,326页。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13)1945年10月下旬,国民党十七个军约40余万人,在日伪军接应下,企图打通津浦路,进军华北、东北。山东八路军在济南和徐州间组织津浦路战役,阻止国民党军队北进,以保证闯关东部队安全,为在东北先机展开争取了时间。

(14)8月31日,国民党政府将东北划为九个省和两个直辖市,即辽宁、辽北、安东、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九省,哈尔滨和大连两市。

(15)国民党五大主力,即新1军,新6军,5军,整编11师和整编74师。

(16)孙占文著《黑龙江省史探索》,117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三、关东的碰撞

1945年最早闯关东的,是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苏联元帅马林诺夫斯基率领的,据说士兵中有不少原是刑事犯人的苏联红军。

政治和历史教科书上,曾长期把这次闯关东,结论为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这只是写在纸上的政治和历史。不过,这确是一次真正意义的闯关东,用飞机、大炮、坦克和转盘枪闯关东。

后来就是撞关东了。

是实力的碰撞。是以实力为后盾的政治和外交的碰撞。是国共两党还未大打出手前的一次背景复杂的碰撞。是各自利益搅混成一团的激烈而又微妙的碰撞。是最终造成3年后的既成事实的影响巨大的碰撞。

碰撞的是三国四方:苏联、美国、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