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血统是原罪,不需要别的理由(第2/9页)

李贞已经无心再战,结局虽然早已料到,但他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李贞将妻子、儿女、女婿召集起来。他捋了捋风中的白发,长叹一声:“事已至此,岂能坐以待毙?”他将带在身边以备万一的鸩毒混在酒里,一饮而尽。一家人选择了集体自杀。李唐皇室的护权行动就这样成了一场闹剧。

李冲折腾了七天,李贞比他儿子稍微强一点,前后持续了十七天。

宗室诸王当初借着密使及书信暗地往来,彼此之间早就定下打倒武则天的盟约。其中鲁王李灵夔的次子右散骑常侍范阳王李蔼派密使见越王李贞时,就曾经不自量力地说过:“诸王如果能同时从四面八方共同举兵起义,那还政大功就唾手可得。”

当共同举兵成为一个笑话,那就注定了这场血与火的游戏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梦境。当然,诸王所在地相距甚远,不便商量细节、统一行动是原因之一;但是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胆怯和犹疑才是失败的主因。

年轻而冲动的琅琊王李冲一个人挑起这场战事的开端,不幸七天就惨败身亡;其父亲越王李贞在仓皇之间数次改变决心,最后虽然起兵,但是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无望的泥沼。父子相继而亡,所谓诸王共同举事,也成了武则天试探天下人心的一场不大不小的事件。

这场由李唐宗室人员发起的讨武之乱,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被平灭,这完全出乎武则天的预料。这次事变中透露出来的某种信号使武后兴奋不已。李唐王朝看来的确气数已尽,尽管叛军打出了匡复唐室的旗号,但天下臣民竟无人响应,武则天清晰地看到了人心的向背。

尽管李唐皇室成员打出了匡复的旗号,以恢复李家天下为号召,但是并没有产生动员和组织人民的作用。武则天已经取得了社会的拥护,她已无可辩驳地成为这个王朝的代表。人们不再听信所谓“匡复”的宣传,与皇室血统相比,老百姓更渴望安定,反对在“匡复”名义下发动的战争。

事实证明,与武则天直接叫板是要付出代价的,更大的网早已打开,更血腥的杀戮开始全面爆发。

                   

豫州城破,张光辅的十万大军进入豫州城。他们没有张榜安民,也没有打扫战场,十万人到处放火,四处砍人。谁杀的人多,谁的军功章就多,管你杀的是抵抗的兵,还是臣服的民,最后豫州成了人间地狱。

此时,一位重要人物登场了,他就是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狄仁杰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其父担任过夔州长史。作为地方长官的儿子,狄仁杰并没有躺在自己老子的光荣簿上吃老本,不逃学,不逃课,不和其他干部子弟斗蛐蛐,一门心思忙学业。

由于自己的出身,狄仁杰从小受的教育应该是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李唐王朝,像忠于自己的信念一样忠于李唐王朝。为了走好应试科举这条路,他应该没少死记硬背一些朝廷指定的考试专用书籍,日数千言不肯休。这些书籍无非是教育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朝臣,如何捍卫李唐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

在这种填鸭式教育方式的灌输下,狄仁杰长大后便以明经举第出任汴州参军,成为体制内身份低微的幕僚。何为“明经举第”?这是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明经与进士二科是构成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明经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那一本本大部头书籍像一块块板砖,拍碎了无数读书人的青春韶华。

考试采取先帖文,后口试的方式,也就相当于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笔试和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