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当战狼遇上头狼(第2/7页)

也就在这时,裴行俭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一代名将苏定方。苏定方是后贞观时代的用兵奇才。一个偶然的机会,苏定方无意中发现了裴行俭在军事方面异于常人,有成为巨星的潜力,就有意栽培他。

他拍着裴行俭肩膀说:“放眼天下,能让我看上眼的没几个。现如今在战场上像你这么有热情、有激情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我看好你,我愿意把我压箱底的那点用兵攻略倾囊相授。”也就是说,苏定方认定裴行俭是一个军事天才,他愿意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2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八月,高宗皇帝已经下决心立武昭仪为皇后。

时任长安县令的裴行俭听到消息后,认为国家的祸患必定从此开始,便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私下议论此事。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议论刚好被大理寺的袁公瑜偶然听说,便偷偷告诉了武昭仪的母亲。裴行俭因此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

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裴行俭调任安西都护,一个外交天才应运而生。在任期间,他与西域各国的头脑们走得很近,经常出国访问,交流思想,互通有无,向国际友人宣传大唐的外交政策,我们大唐奉行与邻为善、和平共处。很多部落首领觉得裴行俭还是很有诚信的,就慕名而来,纷纷归附于他。

没过多长时间,高宗皇帝又将裴行俭从边疆召了回来,封了个司文少卿的虚职。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裴行俭又被任命为司列少长伯(即吏部侍郎),给李敬玄当副手,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结果这一干,就在组织部门(吏部)干了十几年,他与李敬玄配合得很好,两人并称“裴李”。

说到两人在吏部工作,在这里简单介绍这一时期的唐朝用人制度。

在此之前,唐朝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一直不太完善,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官员任用像过山车,连升三级,连降三级都是正常的。虽然说唐朝继承了隋朝以来的科举制,但科举制却不是当时最主要的入仕途径——至少在太宗时期如此。

高宗皇帝执政后情况有所改善,他很重要的一个政绩就是“重建”科举制度。读书人读来读去,只有一个目的——“货与帝王家”。听说有科举考试,大家奔走相告,这样一来,应试和中举的人迅速增多。

需要指出的是:唐朝的科举制与我们所熟知的“连中三元”不同,后者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隋朝科举制度以来,每个时期选拔人才,虽然都打着科举考试的旗帜,但在具体操作中,又都各不相同。如果非要找一个共性那就是,折腾,把读书人往死去活来里折腾。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明清有很大差别:你好不容易通过考试,不是说你就有官做了。通过考试,只是让你获得做官的入门资格,要知道你拿到的成绩单,不是中奖券,只是入场券。

在中举后你还需要耐心地等待幸运之神的降临。

一是组织部门(吏部)的选拔;二是干部子弟(世家子弟)的竞争。十之八九的读书人,他们的梦想就倒在了这两道窄门前。

尽管也有相当数量的官员通过考试并最终走上仕途,这一时期有几个宰相是通过科举考试博得功名的,比如赵仁本、张文瓘等,但很多人带着希望而去,败兴而回。

大部分官员能够混进官场,主要还是靠祖辈或者父辈积攒的功德。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约有一千四百名基层办事人员参加了大唐公务员入编考试,结果只有二十二人通过了进士考试。事实上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来自京师的国子学,但能进入这些国子学的几乎都是有钱人和名门望族(就像裴行俭);二是被当地的州保送推荐上去的。后一条路是庶族地主参加科举考试的唯一途径,然而能够中举的人却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