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硬道理(第3/8页)

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那篇讲话中说得很明白,“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684

蛇口标语

就像人有性的需要一样,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也是天然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不能不说,这巨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因为给了广大人民群众以足够自由的空间,正是因为解除了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外在束缚,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去追求财富。正是因为管得越来越少,所以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浙江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说,真正需要解放思想的,是政府,是官员,是一切能束缚人们自由的体制。也正因为如此,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做了一个著名的报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在这个报告中,他说“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685八十年代之后的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的需要、顺应了这种人性的需要,不断放松对市场的控制,放松对社会的管制。

譬如,商品定价问题。物价是涉及到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也是通过资源完成对社会控制的最重要的手段。七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政府定价的,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政府定价范围不断缩小,到1992年还有141种(类),到2001年则只剩下13类了。1992年,在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还是5.6%、10.3%、19.8%,但是到了2001年,就变成了2.7%、2.7%和9.5%。686现在大家都知道,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都由市场定价,政府仅对极少数关系国际民生的重要商品与劳务有定价权或价格控制权,还得开听证会。

譬如,政府审批范围问题。大家知道,行政审批制度是保证政府对社会经济运行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权力的表现形式,所以从中央政府一直到县一级政府以及各行政部门都分别拥有层次不同的设定和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权力。自2001年到2005年10月,国务院68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806项,占总数的50.1%,实现了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涉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事务;中央带头,各省跟上,也削减了一批自行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31个省(区、市)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22000多项,占审批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687

再譬如,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问题。所谓国有企业,就是国家投资的企业,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政府的指令下进行的,所以那时候的企业也不叫企业,叫工厂,经理也不叫经理,叫厂长。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开始放松对企业的管制,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让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建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目的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放松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抓大放小,使一大批中小企业完全脱离政府的控制,成为市场上自生自灭的组织,用当时的流行用语叫“断奶”。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同“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包揽越多,市场发育越慢,微观主体越难成熟;政府包揽越多,需要的机构和人员越多,政府费用越庞大,税赋越重,微观投资和微观经济就越没有活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走向下放权力、减少层次、调整结构、精减人员,由原来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实现对市场的调控和引导,企业和人则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