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岁月(第2/6页)

工业化的发展,必须要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大量的工人(1952年非农业人口8300万,1954年9800万,1957年10600万592),二是需要大量的设备。这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吃的问题,二是钱的问题。吃的问题从农民那里来,钱的问题从哪里来?贷款?苏联的3亿美元,杯水车薪,有钱的资本主义国家,跟我们又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一穷二白的农业国的工业化,它的资金也必须是从农民那里来,领导层对这个问题认识得很清楚。1955年7月31日,在中央召集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说:“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593

农业如何积累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毛泽东提出了两条:一是“直接的农业税”,二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的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594

第一条对于“交皇粮”已经习惯了数千年的中国农民来说是不成问题的,虽然新中国的农业税比“十一而税”的税率要高很多,但是相对于地主的50%以上的地租来说已经好很多了。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仅靠农业税来完成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太不够了,必须还要实现农民余粮的商品化。于是就必须要实现第二条,然而问题就出在第二条。当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满足之后(或通过自己购买解决或通过互助组解决),他们不再有把粮食商品化的需求,越是出现灾荒,市场越是缺粮,农民越是屯粮。

如何才能把农民的粮食从农民手里挖出来?这是一个让领导头疼的问题。

粮食涨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又会遇到另一个问题:“粮价涨了,物价就要全面涨。物价一涨,工资要跟着涨。工资一涨,预算就要超过。”595

怎么办?

统购统销,采用“强制”手段从农民那里低价收购粮食,低价卖给城市人口。这是一个危险的决定,因为它将引发农民的不满,它无疑是对农民的剥夺,但是不这么搞,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各项经济指标也难以按期完成,“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国家的长远的利益,只有牺牲农民现实的利益。

1953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陈云跟毛主席吹风,“不搞这个我们没有出路。”59610月2日晚,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了陈云的汇报,采纳了陈云的建议。从此,中国开始了统购统销的年代。

统购统销有两大特点:第一就是计划性。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产出量综合制定统购比例。正因为统购要最大程度保证工业发展的需要,所以统购比例总是保持在最大的限度里,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实行统购统销以后,中国农民就处于半饥半饱状态。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现在国家对粮食的需要量,同农民愿意交售的数量之间,是有矛盾的,而且矛盾相当尖锐。如果按农民的意愿,他只愿意在自己吃饱了以后才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假如让农民统统吃饱了,然后国家才征购,那么,我们这些人就没有饭吃了,工人、教员、科学家以及其他的城里人都没有饭吃了。这些人没有饭吃,工业化也搞不成了,军队也要缩小,国防建设也不能搞了”。597

统购统销

整个统购统销时期,国家总共从农民手里攫取了多少财富?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数字。凌志军在《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1989-1997)中认为,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三十年间,政府从农村拿走了大约6000亿人民币;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一书认为:1952-1986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拿走5823.74亿元;陈吉元主编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一书说,1951-1978年,通过工农业剪刀差形式,政府从农民手里拿走了5100亿元。即便以较少的5100亿计算,也将近是7个“一五”计划的投资量,有人说中国工业化建设是建立在对农民的剥夺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并非夸大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