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败局

贵州,残局

从肇庆建政到移跸昆明,永历政权稀里糊涂撑了十来年,一直处于“垂而不死”的状态,让清廷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却又不知从何处使力。如今孙可望投降,清廷非常想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派兵清剿大西南,给永历政权来一个“一招毙命”。

要想实现这个目的,首要的进攻目标当然就是贵州。不过,贵州虽然地域狭小、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但有不少永历政权的军队驻守在此,而且道路崎岖、天险众多、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贵州的周边形势还极其复杂。

——北面是四川,这里有各种势力犬牙交错地对峙。

川南、川西控制在永历政权的手里,川东是“夔东十三家”抗清武装,清军主要固守以保宁为中心的川北地区。

——东面是湖南,也处于对峙状态。

洪承畴的军队主要固守长沙、岳州、常德等地,湘西则是永历军队的外围防线(其中一部分已跟随孙可望投降)。

——南面是广西,情况稍微好一点。

李定国撤回安龙“护驾”,留下的兵力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靠近广东的桂南、桂东地区,靠近湖南、贵州的桂北地区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

——西面是云南,不用多说,永历政权的老巢。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贵州,必然面对扼险固守的永历军队,就算清军都能见招拆招,对方也有可能从其他方向溜掉,让清军疲于奔命,最后被困而歼之。

路不好走也就算了,对方的退路还四通八达,这仗怎么打?

顺治帝给出的方案吓人一跳——三路进攻!

毋庸置疑,这是自多铎、阿济格、准塔分三路南下之后,清军组织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永历十一年(1657年)十二月十五日,也就是顺治帝下诏调整军事策略的十天之后,“三路进攻”的作战计划正式下达,具体部署是这样:

北路——吴三桂、李国翰从陕西汉中出发,取道四川进攻贵州。

东路——固山额真罗托、济席哈南下湖南,会同洪承畴部主力,取道湘西进攻贵州。

南路——固山额真赵布泰从南京进抵湖南,配属洪承畴麾下张国柱部,再取道广西与线国安会合,经桂北进攻贵州。

三路大军从永历十二年(1658年)二月开始,同时从各个方向发起进攻,将永历军队逼入云南死角,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云南的事不归他们管。

顺治帝认为,清军拿下贵州后,永历军队将被逼进云南“困兽犹斗”,三路大军可能不是对手。

顺治皇帝不会不知道,在只差一脚就能将对手踩死的情况下,脚下留情必然后患无穷。

因此,距“三路进攻”的诏谕下达不到一个月,顺治帝又签发了一道新的诏谕:命信王多尼、平王罗可铎率八旗兵南下,“专取云南”,并为三路大军“擦屁股”。(如贵州三路大兵有料理未尽者,亦并加绥定。)

由于多尼是亲王,又被任命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实际上统领着所有进攻西南的军队。看来,清廷这一次是要下死手了!

清军的部署相当能吓唬人,但永历军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李定国、刘文秀虽然只有四万多人,但还有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不能忽略——孙可望手下的二十万人!

孙可望不是投降了吗?——没错,但他是带着二十来人跑到湖南投降的,不是带着二十万军队投降的。如果二十万军队都听他的,早把李定国、刘文秀给收拾了,还用得着投降?

既然没投降,这二十万大军哪儿去了呢?一部分在滇黔内战中损失,一部分湘西的部队跟随孙可望投降了,大部分则被追击孙可望的刘文秀、白文选沿途收编,十几万大军从湘西到贵州部署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