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精彩地活下去(第4/16页)

按理说,张发奎与薛岳同为粤系,还曾是上下级的关系,危难时刻,二者该不遗余力地支援对方才是。可是薛岳不管这些,他只记着广西是桂系白崇禧的“地盘”,他要保,也只会保他的粤汉路。

杨森有蒋介石的调令,薛岳无法拦阻,但他竟然先下手为强,派保安团四处围堵,要把新20师给扣下来。新20师师长、副师长均系粤系军人,大概在薛岳看来,这算是他的武装,以前你为他打工,所以才配给你,如今你要跳槽,就得把房车钥匙全部交出来。

大敌当前,杨森不愿与薛岳擦枪走火,因此将新20师交给了薛岳,只将原属第二十军的向文彬团抽回,重新编组成第133、134两师。

王泽浚第四十四军此时也在杨森所指挥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内,按规定应随其一道南下。见薛岳的态度不对,杨森马上写了封亲笔信,派人送给王泽浚,催促他尽快行动,并表示可由王泽浚做前锋,第二十军断后,薛岳若有话说,他来出面应付。

王泽浚的父亲王缵绪远在重庆,这位老江湖敏感地意识到,薛岳已失去了往日风采,儿子继续跟着他混,很难有多大前途。反过来,若是跟着杨森,虽不一定能保证吃香喝辣,但起码可依

着遮风挡雨,不至于吃太大的亏。

川军在内战中的那些恩恩怨怨,在王泽浚这些小辈人眼里,似乎很了不得,其实他们都是打完架就喝酒,彼此之间仍是你哥子我老弟的关系。

王缵绪当年背叛杨森,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严重,何况早已时过境迁。像这样的例子多了,比如郭汝栋也背叛过杨森,淞沪会战时彼此还一样相互照应,王陵基更与杨森曾是冤家对头,但在湘北前线,双方的配合很是默契。

都是出门在外的川军,王泽浚又低上一辈,依杨森的性格,绝不可能对之不利。

于是王缵绪给儿子发来密电,称:“该军长(指王泽浚)应不顾一切,率部随同杨森转移,一切后果,由我负责,切勿迟疑。”

捏着信和密电,王泽浚仍然踌躇不决,他害怕薛岳出手拦截,对自己予以制裁,老头子虽然拍了胸脯,可毕竟远在重庆,远水难救近火啊。

见王泽浚胆小怕事,时间紧迫,不容再留,杨森只好带着第二十军先行离开。

杨森一走,第九战区驻第四十四军的督战官便将上述情况报告薛岳,薛岳即刻派欧震指挥第四十四军,王泽浚就算想走也走不了了。王缵绪得知后一个劲儿跺脚,责备王泽浚:“太胆小了,真误乃公大事。”

杨森欲去广西,最快捷的路径是从郴县走,但郴县已为日军重兵据守。第四战区催得很急,第二十军便找到

日军的一处薄弱环节,然后一穿而过,翻山越岭,绕道进入广西。

白崇禧和张发奎见杨森到来,赶紧把他安排进拟议中的桂北决战。

按照原来的部署,桂北决战系由第九十三军实行正面阻击,由第二十军进行侧击,杨森便抽出两个主力团藏于全州侧后,随时准备使出自己的看家绝招。

然而陈牧农畏敌逃跑,使得日军瞬间从中央深入,那两个团别说侧击了,就连自身通往桂林的退路都面临着被切断的危险,杨森只得命令它们连夜南撤。

别看白崇禧在主持军事会议和检查工事时指点江山,夸夸其谈,其实内心并无多少胜算,甚至当闻听敌军到来时,他都没有张发奎来得镇定。

全州防守战还没打响,白崇禧便慌慌张张地要在桂林“扫清视界”,也就是放火烧房子。本来是烧桂林城外的房子,没想到火乘风势,风助火威,火又蔓延到城里来了,前敌指挥官急得乱蹦乱骂:“怎么给烧进城里来了,为什么不堵住?火路事前没有开好……”

桂林大火燃起的这一夜,来到广西不久的杨森恰好就住在白崇禧的公馆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光冲天,名城桂林毁于一夜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