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精彩地活下去(第6/16页)

冈村逐个问了一圈,第二十三军方面当然是求之不得,主要是探询横山勇的态度。

横山勇是那种一肚子私心杂念,但表面上还要装正经的人,更何况补给物资不到,他也打不了大仗,于是只好跟着诺诺点头。

1944年10月11日,冈村正式发布攻势命令,而此时第二十三军已占领了柳州东南面的桂平,从背后对柳州形成直接威胁。

柳州是第四战区长官部所在地,乃战区中心,从兵力上看,第四战区也无法在桂柳两面同时展开决战,白崇禧又被迫取消了桂南决战的计划。

毕竟一个是“小诸葛”,一个是“老铁军军长”,长年积累的战争经验还是有用的。经过紧急商讨,白崇禧和张发奎决定趁第十一军尚未有大动作之际,抢先出手,集中力量对第二十三军发起一次大反攻,在解除侧背之忧后,再将主力转用于桂林。

如今的第四战区按部队集结区域,可分为三大集团军:桂林方面军的桂军夏威集团军(夏集团)、西江方面的粤军邓龙光集团军(邓集团)、荔浦方面的杨森集团军(杨集团)。

最初作战计划为张发奎所制定,确定以杨集团在北面护佑,邓集团从正面向桂平进攻,夏集团负责渡过邕江,遮断桂平日军的后路。

白崇禧拿去一看,随手一划,把夏集团重叠配备于邓集团之后,理由是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于正面。

张发奎的幕僚也不是省油的灯,对此极为反感:谁不知道正面第一线的损失大,躲子弹就躲子弹,还要说漂亮话!

张发奎是老江湖了,未必不知白崇禧的肚皮算盘,但他就跟以往一样,反正“唯上是从”,白崇禧怎么改,他就怎么做——一句话,只要不让他担责任就好。

战场帷幕即将拉开,上前暖场的是杨集团。

除去没有来广西的第四十四军外,杨集团内还有第二十六军和第三十七军,这两个军与第二十军一样,也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部队,其中第三十七军名为一军,实际只有一个人数不足五千的步兵师,这样合计起来,整个集团军共计五个师。

进入广西后,杨森将总部设于荔浦,对整个集团军进行了整补。广西乃抗战后方,柳州设有军火仓库,枪械弹药的储存量很大,兵员虽然没有办法,但武器的补充相应较为便利,所以不仅步兵的战斗力有所回升,杨森总部还得以配备了野炮特种部队。

杨森派第二十军北上攻击日军侧背,再以第二十六军在旁边遥相呼应,很快就将平乐一线打造成了可靠的北面支撑点。

接着第三十七军奉命朝桂平的东北方向进攻,占领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声东击西,吸引桂平日军的注意力,这一招果然奏效。

主角可以上场了。

1944年10月19日拂晓,张发奎集中战区直属炮兵,配备美式榴弹重炮一个团及山炮一个营,对桂平的前进据点蒙圩展开猛烈轰炸。中美空军也以柳州机场为基地,出动约五十架飞机协同作战。

这是以往在中国军队中极为罕见的立体式打击,小镇转瞬之间就被炮火硝烟所笼罩,阵地工事也变成了黑色的。

邓集团继后冲击,日军猝不及防,阵地前沿当天就被突破,邓集团第二天完全占领了蒙圩。

日军的前卫部队被打得晕头转向,对第四战区的反攻规模和意图,自身就缺乏准确判断,此外由于通信队被炸,对外的有线、无线通讯亦告中断,以致于蒙圩丢失后,第二十三军司令部并没有得到及时报告。

后续部队搞不清状况,仍按照正常情况往蒙圩推进,殊不料邓集团已占领了蒙圩,远远看到,就用猛烈炮击给他们送来了见面礼。日军步兵为了快速行军,全系轻装,随身未带任何工事器械,情急之下,只得用饭盒挖出简易工事,才能勉强进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