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乱世枭雄(第6/12页)

见一个乳臭未干的后辈竟敢如此猖狂无礼,张鸣岐不由大动肝火。若不是旁人说情劝阻,当即就要以“面辱大吏”予以治罪。

张鸣岐原本很看重尹昌衡,然而尹昌衡的言行使他不得不对之加以冷淡。也许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无非希望年轻人能变得更成熟老练一些,可“海外高材生”哪受得了这个,尹昌衡很快就递来了一封辞职信。

临行之前,张鸣岐专门设宴为尹昌衡饯行,在席上郑重告诫:“不傲、不狂、不嗜饮,则为长城。”话语之中,仍对之寄予殷切期望。

你猜小尹答的是什么,“亦文、亦武、亦仁明,终必大用。”

通过关系,尹昌衡才得以弄到一个职位,是四川督练公所编译科长,跟在广西时一模一样!

四川新军系总督赵尔巽编练而成。赵尔巽不是四川本地人,带来的军官也大多是外省籍,导致这支军队的高级军官,从统制(师长)到协统(旅长),说的都不是四川话,新军中的川籍军人早已心生不满。

别人不满,只放在心里,尹昌衡不满,就一定要说出来。

第十七镇新军编练已毕,成立当天,赵尔巽在庆祝仪式上举杯酌酒,说道:“新军成立,当为川人庆,为川人贺。”

军官们见状也都起立举杯,满座之上,只有尹昌衡纹丝不动。

赵尔巽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举杯。

尹昌衡答道:“刚才大帅说的话,卑职还有两句不懂,正在琢磨,所以忘了举杯。”

尹昌衡这么一讲,赵尔巽就没法抽梯子走路了,只好继续问他究竟是哪两句不懂。

尹昌衡立即高声作答:“大帅所说为川人庆,为川人贺,卑职认为应该是为川人悲,为川人吊!”

众目睽睽之下,赵尔巽很不高兴,但仍忍着性子问:“这话怎么说?”

尹昌衡毫不怯场。

“十七镇的枪炮,都是日本人不用的废物,而统兵的人,又无真才实学,真是械不可用,将不知兵。兵如同火,练不好兵,难免自焚。如此看来,大帅所练之兵,只足自焚,还贺什么贺。所以,我说要为川人悲,为川人吊。”

此言一出,犹如将了赵尔巽一军,他不由追问:“那依你之见,当如何练兵?”

得到的回答是要择将。

又问:“谁是将才?”

尹昌衡先提了一个老资格的川籍军官,然后胸脯一挺:“还有在下我!”

知道眼前的人不谦虚,想不到是如此的不谦虚,赵尔巽一问,才知道他是陆士毕业的。

赵尔巽朝在座的外省军官一指:“他们不都是陆士生吗,学的课程完全一样,哪一点不比你强?”

既然出了头,就不能轻易缩回去,尹昌衡拿出了他善辩的本领。

“大帅以此论人,卑职以为大谬不然。宋朝时候,李纲以学士做宰相,秦桧也以学士做宰相,两人却一忠一奸,这又怎么说呢?”

赵尔巽一时反应不及,找不到合适的话来予以回应,竟被当场问住了。见总督已下不来台,旁边的人赶紧插科打诨,以尹昌衡酒喝多了为由,将他拉走了事。

庆祝盛典不欢而散,但尹昌衡一炮而红,不仅因“胆气豪迈,敢于说话”,在川籍军官中赢得了尊重,就连赵尔巽也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

经过这么一闹,赵尔巽认为尹昌衡虽然狂妄冒失,然亦不失才气,如果要平衡军官间的省籍关系,值得重用提拔一下。

当年秋天,四川新军分成南北两军进行演练。赵尔巽特地指定尹昌衡为中央裁判官,有意借此考查他的军事才能,同时提升其在军中的地位。

南北两军的指挥官都是外省协统,偏偏在那次演习中又都大失水准。演习总结时,尹昌衡就毫不客气地把两个协统海骂了一顿,说这两个人简直是饭桶,“指挥凌乱不堪,毫无战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