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战擒二王(第2/33页)

窦建德还是个素食主义者,生活很是俭朴,即便是他的妻子,也从不穿绫罗绸缎,更不挂金银首饰。身为夏王,家里的奴婢少得可怜。窦建德也不像其他称王称帝者那么好色,打败宇文化及后,宇文化及的那些千娇百媚、花容月貌的美人站在他面前,他也毫不动心,并将她们一个不留地遣散回家。

不奢侈,不淫乱,为人仗义、仁义,有着这样好名声的窦建德,怎么会不受人拥戴?

王世充和窦建德,一个残暴,一个仁义,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两个人,曾经也有过一段交情。不过,也正是曾有的这段交情,最终断送了窦建德的夏。窦建德与王世充的相识,是在他们起义初期就开始的,那时候,王世充还没有完全暴露他的真面目,为了共同反隋,他们结盟,一致对抗隋。

不过,在王世充称帝后,窦建德便与他疏远了。

窦建德虽然没有称帝野心,却也不想居王世充之下。自己是王,王世充是帝,按这种称呼,若他们还继续结盟,不就是变相向王世充称臣吗?向王世充称臣,他不愿意,于是,他不再和王世充打交道,他们各据一方,互不侵犯。

窦建德本想让自己的夏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王国”,既不与李唐有瓜葛,也与王世充划清界限。然而,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李密的归唐和死,让李密的地盘归了唐,那归了唐的李密的地盘,又正好与窦建德的地盘接壤。既然地盘接壤,必定会产生摩擦,甚至战争。

对李唐称霸天下的野心,窦建德看得很清楚,李唐越来越强大,终有一天,会将他的夏吞没。为了不被吞没,窦建德决定率先发动进攻。

那是公元619年的事,那时候,李世民正忙着和刘武周、宋金刚交战。窦建德顺利攻下了李唐河北大使淮安王李神通的地盘,李神通只好退到黎阳。窦建德还不罢休,又攻打了黎阳,同样很顺利,不仅占领黎阳,还抓了淮安王李神通、左卫大将军李勣。

那时,离魏征说服忠于李密的李勣归唐并没有多长时间。

当然,最后李勣还是假装归顺,在获得窦建德的信任后,借机逃回了长安。虽然李勣逃回去了,可被窦建德这么吊打,李唐还是无法接受?可想到窦建德的实力,想到还有那么多的割据势力要清除,对于窦建德这个温和派,李唐决定暂时放下,并释放出结盟信号。

窦建德既无多大野心,又非好斗之人,见李唐和他结盟,也就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并释放了李神通和其他被俘的人。

然而,窦建德最终还是与李唐为敌,并亡了夏。不是因为其他,而是王世充向他求救了。

王世充在李世民灭掉刘武周和宋金刚后,便知道,自己会是李唐的下一个目标……

第四十三节 罗士信巧取千金堡

(1)

公元620年7月,李渊在李世民夺下太原后,信心激增,喊出了誓夺中原的豪言壮语。中原自始至终是兵家必争之地,不管任何势力,都会对它虎视眈眈。有人甚至说,得中原者,得天下。

想要夺得天下,完成统一大业的李渊,怎么能够忍受中原的大部分地方,落在别人手里?特别是中原中心城市——洛阳,还成为暴君的都城。

“洛阳已成屠宰场,洛阳百姓的遭遇,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李渊上朝时,对文武百官说。

李渊做出了拯救天下,拯救受苦受难百姓的姿态。对李渊来说,任何野心,都要戴上正义的面具。

“父皇,儿臣愿意领兵中原,夺得洛阳,还百姓以安宁!”太子李建成率先说。

秦王李世民出征的几场大战,均大胜而归,风光无限。这不仅让唐高祖李渊赞赏不已,就是朝廷百官,也对李世民赞叹有加。刚开始的时候,太子李建成还是很为这个弟弟高兴的,毕竟这个弟弟南征北战,都是为了李唐天下。他是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天子,没有理由不高兴,可慢慢地,他发现这个弟弟的功劳簿上,功劳越来越多,朝廷百官,乃至百姓,对这个弟弟的关注,远远超过了他。甚至更有甚者,有人还拿他和这个弟弟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