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投身革命(第4/10页)

这些英勇的和尚一个个被缉拿归案,最终只有5个得以幸免。这5位功夫大师通过古代的门派和海盗帮派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了新的反清核心。他们根据明朝开国皇帝的年号“洪武”,给自己命名为“洪门”。洪门致力于推翻清政府,恢复明室,在中国,他们的爱国口号连小孩子都知道:反清复明。

洪门成员散布在从福州、厦门到汕头的沿海地带。他们当中很多是数百年前流放至此的客家人。为了集体生存下去,过去的流放犯和现在的亡命徒紧密联系到一起,共同进行反清大业。他们平日里从事贸易,偶尔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一有机会,便会袭击清军。后来他们来到了历来对外人抱有很深成见的广州城。

这些流浪者操着一口极为特别的潮州话,相互之间也用潮州话交流。由于不为广州人接受,他们便组成各种帮会,以便使自己在敌人中间活动时,能够得到庇护、支持和帮助。这些帮会兼具联谊和谋反双重功能。

这些帮会逐渐演变成了两个大的组织。在北方,由于政府控制得极为严厉,他们很少有公开表现的机会。他们更侧重精神方面的组织,常以门派的形式出现。八卦门就是其中的一支,它也被称为“义和拳”,西方人则称其为“拳匪”。

在南方那些远离政府严密审查的地区,这些社团便较少显露其精神色彩,更多地发起明目张胆的活动。他们模仿《水浒传》中的匪徒,并依据等边三角形的样子,给该组织取名“三合会”,三条边分别代表中国传统概念中的天、地、人。三合会又可分为三个分支:“天地会”“三点会”和“三合会”。查理和孙文就属于其中的三合会分支的成员。

各地帮会成员发展得很快。由于满族人入关彻底打碎了中国人的正常生活,在之后的数十年中,全国各地的农村到处是流浪汉、前朝士兵、游民、乞丐、盗贼、暴徒、杀人犯、劳工、各色商人、江湖艺人、工匠、士子和政治流亡人士。为了接纳各色各样不断增多的成员,各地三合会的组织规模成倍地增加。到了19世纪,已经出现了数百个附属帮会,他们之间仅保持着名义上的联系。其中的一些,如哥老会[3],属于罗宾汉式的帮派,其成员由穷人、农民和运河船工组成,他们建立了一整套以走私为代表的地下经济网络。

很多在正常社会中晋升无门的冒险者都加入了三合会。通过各地的组织,这些野心勃勃的人能够操纵大量资金和闲散劳力,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获得相应的补偿。一些地方的三合会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爱国组织,而另一些则借爱国之名行犯罪之事。其他的则两者兼而有之,表面上是爱国的组织,暗地里由一根看不见的“暗线”连接着一个犯罪组织。上海的洪帮就属后一类。

任何一位被人疏远、受到欺辱或遭受挫折的人都能在三合会里得到关爱。对很多人来说,能够加入三合会,掌握帮会成员之间的接头暗号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他们在茶馆里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端起茶杯或饭碗,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与兄弟帮会成员取得联系。像西方社会里的工会组织一样,只要有需要,三合会总能提供相应的帮助。不过,一旦成为帮会成员,终生再难退出。

1894年,宋查理和孙文决心在上海与另一个小圈子里的谋逆者携手合作时,他们把革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团结各地三合会的潜在力量上。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许多三合会组织从政治斗争转向了谋求经济利益,现在是时候带领他们返回他们最初为之奋斗的事业上了。孙文估算了一下,全国各地约有3 500万三合会成员,这些人很有可能再次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来。他明确表示,自己将以推翻清政府、创建一个“充满机遇的亚洲”为己任。他遍邀各地好友和会中兄弟加入他的团队,宋查理也加入进来,成为他从事的秘密活动的谋划人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