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西魏的『脱贫』之道(第2/7页)

出身低微的宇文泰能够在北方战乱中顺利冒头,原因不仅在于他的运气好。宇文泰虽然读书不多,却是一个行事极其沉稳的人,早年被尔朱荣俘虏,且遭拘押时,众俘虏皆不知道自己命运如何,人人都有慌乱之色,唯独宇文泰神色平静,吃睡如常,毫无惊慌之色,引起了此时前来选兵的贺拔岳的注意,奏请尔朱荣将其编入自己麾下。随后在镇压万俟丑奴的战斗中,宇文泰屡次献计献策,特别是他本身就是义军出身,熟悉起义军流动作战的特点,每次献计都能卡住起义军的要害。在万俟丑奴兵败企图逃跑的时候,宇文泰缜密分析,解析了万俟丑奴有可能逃跑的3条路线,结果在宇文泰的布置下,四路突围大军全部被堵截住,最后落了全军覆没的下场。此事也让贺拔岳对宇文泰分外赏识,赞叹说“汝之前途,从此无量也”。成语“前途无量”,出处就在于此。

“前途无量”的宇文泰,在镇压万俟丑奴4年后就得到了机会。公元534年,这时候的贺拔岳已经平定了整个关中地区,成为真正的“关中王”,而中原方面的政局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是贺拔岳领导的尔朱荣,在中原的内战中不敌东部的高欢,被杀得全军覆没。慑于贺拔岳在关中平原的势力,高欢起先采取了通好政策,利用自己挟持魏孝武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条件,册封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这时候已经是贺拔岳心腹的宇文泰,力劝贺拔岳不要接受这个任命,认定高欢必不能容他,然而胸无大志的贺拔岳没有听进这个建议。事实果然如宇文泰所预料,不甘贺拔岳称霸关中的高欢,秘密收买了驻守平凉的侯莫陈悦,竟于是年春天将贺拔岳杀害。关中地区登时陷入到混乱之中,关键时刻,贺拔岳的部将推举宇文泰接替贺拔岳之位,率军向侯莫陈悦复仇,当时的侯莫陈悦,已经接管了贺拔岳的大部分军队,并有大批关陇士族的支持,且占有了关中重镇长安。宇文泰方面,拥戴他的,大部分都是贺拔岳麾下的中下级军官,尤其是和宇文泰一样出身起义军后被“招安”的军将们,实力远远不如侯莫陈悦。但是宇文泰迎难而上,硬是绕过了侯莫陈悦的层层包围,率领精锐骑兵闪击长安,一招“黑虎掏心”直接将侯莫陈悦击垮。就在同年,一个天大的馅饼又砸在他的身上。被高欢挟持的魏孝武帝,因不忍高欢的专权,和高欢“窝里反”了,两家打了半天,魏孝武帝最终不是高欢的对手,仓皇逃进了关中平原。宇文泰抓住机会,拥立魏孝武帝在长安登基,建立了西魏政权,从此正式和高欢家族分庭抗礼。

观宇文泰建立西魏早期的局面,几乎所有的明眼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看法:他被东魏击败甚至灭亡,是早晚的事情。

表面上看,宇文泰短短几年三级跳,掌握了广阔的关中平原,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其实却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关中平原,早就不复传说中的富庶景象。从五胡十六国开始,关中平原就涌入了大量少数民族,到了北魏时期,关中的民族构成可谓“戎狄近半”,包括了匈奴、鲜卑、丁零、羌、氐等各类少数民族,在鲜卑王朝的统治下,这些人的出路大都只有一条——当兵。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军人地位日益下降,下层兵户负担沉重生活困苦,矛盾日益激化,所以从北魏末期开始,大规模的抗暴运动不断发生,包括葛荣、破六韩拔陵、万俟丑奴、盖吴等起义军,都把关中地区当做活动地带,常年的战乱,导致关中地区生产破坏严重,人口锐减。比如关中著名的大州歧州,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曾经有人口30万人,到了宇文泰建立西魏时,竟然只剩下3000多人,这样一个经济残破的烂摊子,自然是无法与东魏相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