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威塞克斯王朝的殒灭

再回头来看忏悔者爱德华与岳父家族的斗争,新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罗伯特“当选”后,前往罗马教廷晋见教宗和领取白羊毛法衣,顺道去诺曼底向威廉公爵传达英王将其定为继承人的喜讯。

在此期间,威塞克斯伯爵虽然忍气吞下了两大枚苦果,但也力图多少挽回点损失,建议国王任命阿宾顿修道院院长斯皮尔哈沃克出任罗伯特改任后空缺的伦敦大主教职位。也许罗伯特大主教不在身边,缺少了“嚼耳根”的人,原本政治上就平庸的爱德华不知为何接受了岳父的请求,可能他也想多少给岳父点颜面,缓和一下关系。

不省事的大主教1051年6月从欧陆返国,听闻此事恼羞成怒,拒绝给斯皮尔哈沃克行涂油圣礼,捕风捉影指责他买卖圣职,还声称伦敦主教早就有了合格的继承人,当然他说的合格人选是指自己的党羽。自此以后,大主教罗伯特无日不寻机在国王面前中伤戈德温,他重新炒作一件旧事把冲突推向了白热化。

早在1036年,爱德华的亲弟弟阿尔弗雷德回到英国,当时还是克努特之子哈罗德一世在位,阿尔弗雷德在苏塞克斯被戈德温的部属抓获押解到伦敦,不久之后先遭刺瞎双眼继而遇害。大主教罗伯特指责戈德温是罪魁祸首,应当为此负责,而且还有谋害国王的野心。其实这事儿的真正主使者是当时的国王哈罗德一世,与戈德温无关。大主教不断指责,国王的耳根越来越软,与岳父的关系愈发对立。

当年8月份的不幸事件使双方撕破脸。国王爱德华的姐夫布伦伯爵厄斯塔斯出访英格兰,他此行的目的不得而知,或许是奉领主诺曼底公爵之命前来答谢。布伦伯爵携带随从返程时在多佛港停留,因借宿时态度傲慢与当地居民发生武力冲突,双方各有几十人死亡,这事儿很不巧,就发生在威塞克斯伯爵戈德温的领地。布伦伯爵星夜跑回伦敦向小舅子告状,国王大发雷霆,命令戈德温铲平多佛镇。

戈德温觉得国王听信了谗言,不愿执行伤害自己属民的命令,但抗拒王令也是不小的罪名,他干脆带着一支卫队前往即将召开维坦的格洛斯特郡,不把矛头指向国王,要求交出肇事者布伦伯爵,还要求驻扎在赫里福郡的诺曼底守军投降。大主教罗伯特与戈德温唇枪舌剑进行辩论,他力数戈德温各种“悖逆”之罪,国王则站在大主教一边训斥戈德温。戈德温见势不妙,一气之下返回自己营地。国王不久后在伦敦又发起了针对戈德温的诉讼,传唤他到庭答辩,戈德温声称审判不公正,拒绝前往。

双方处在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国王有传统和宗教赋予的权威,万不得已无人敢闹到动刀剑的地步,何况当时其他大贵族态度上明显不利于戈德温;戈德温家族根基雄厚,国王亦不能轻易使用武力,僵持局面令所有人感到紧张,担心爆发内战。最后在温彻斯特主教斯蒂根德调停下,国王女婿与伯爵岳父各让一步,国王同意撤销一切指控,但戈德温必须放弃领地五年,接受流放惩罚,戈德温经过一番权衡后,同意了这个条件。

戈德温带着三子托斯蒂格搬到法兰西佛兰德斯生活,托斯蒂格刚娶了佛兰德斯伯爵的异母姐姐,所以他与父亲在大舅子宫廷里的生活倒也逍遥自在;次子哈罗德·戈德温森则带着弟弟利奥弗文前往南爱尔兰。那段时间,恰好诺曼底公爵威廉与佛兰德斯伯爵的女儿玛蒂尔达结婚。家族互联关系真是错综复杂。

1051年戈德温家族各奔东西,国王展开报复计划,先把王后埃迪斯送到修道院,随后把戈德温家的领地逐一剥夺,加封给自己的心腹,放手重用诺曼人。国王的举措起到反效果,其他大小贵族们对国王重用诺曼人同样感到心寒,若对实力如此强大的岳父家族尚能下此狠手,这样的结果会不会有一天降临到自己头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