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卷土重来(第4/10页)

不过,在给墨西哥施加压力遏制大麻交易方面,尼克松政府还是颇有成效的。但是这也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副作用。首先,墨西哥的大麻产业搬到了哥伦比亚,而哥伦比亚很快就意识到可卡因优于大麻的潜在的优势,从而制造了更为严重的问题。此外,大麻最初的短缺造成追求非法刺激的人到别的地方寻找快乐。最后,一直在旁边等待时机的可卡因来到了。传统观点认为,可卡因在美国再次融入主流是在1967.1968年,因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和文学作品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提到可卡因的,不过其实可卡因出现的时间比这要早。约翰.考勒曼是1991年到1994年的禁药取缔行动的负责人,他回忆起纽约六十年代中期遇到可卡因的情况是这样的:

1965年出现了可卡因,但数量非常少,大多数来自于秘鲁,多由到达纽约的海员一次几公斤走私带来的。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大宗运输。我当时见到的最多的是五到六公斤。使用这种毒品主要是娱乐界的家伙:艺术家,作家,音乐家——这是一种带有标志性的毒品。

在英国,保罗.麦卡特尼报道说他第一次尝试可卡因是在他写“佩勃军士孤心俱乐部乐队”(1967)的时候——这张唱片甲壳虫乐队从1966年底开始录制。最初介绍麦卡特尼(现在是保罗爵士)接触可卡因的,是伦敦艺术馆的所有者罗伯特.弗拉泽,他也是——这也许很关键——个海洛因使用者。我们从这个联系上可以看出,可卡因是如何跨越“严重”的瘾君子和偶尔的吸毒者之间的界线的。

可卡因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在英国,但数量非常少:1951年对卡纳比大街上的爵士夜总会进行突袭检查时逮捕了三个人,其中一个是海洛因瘾君子,身上带有少量的可卡因。可卡因基本上只为海洛因圈子里人所了解,甚至此时了解它的人还为数不多。从1957年对海洛因上瘾者所作的调查可以看出,英国的359个瘾君子中只有16个人尝试过可卡因。这个吸食可卡因的专门的小集团渐渐开始吸收新成员,到1959年的时候,英国有30个海洛因上瘾者尝试过可卡因。

使用可卡因的人在增加,这要部分归咎于现在臭名昭著的心理学家伊莎贝乐.法兰考夫人的行为——她是当时治疗海洛因上瘾方面的重要人物。法兰考认为,只有让瘾君子们能够通过正当的渠道而不是从声名狼藉的毒贩子那里获得他们渴望的麻醉剂,他们才能集中精力戒掉毒瘾。她理所当然地很快作为愿意开处方的医生而在上瘾者人群出了名,瘾君子们很快在她门前排起了长队。他们要求开的可卡因总是比实际需要的多,拿到药后,就跑到大街上卖掉。然而伊莎贝乐夫人开的不仅仅是海洛因。她还给瘾君子分发可卡因。尽管她很清楚这种药会让人上瘾,还是很乐意把它交给那些说自己需要它的人,而且很快还把它交给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可卡因的海洛因上瘾者(我们再一次看到可以用可卡因来戒掉海洛因瘾的老掉牙的神话)。人人都很喜欢伊莎贝乐夫人的可卡因。他们要得更多,而且都得到了。到六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海洛因瘾君子的数量已经达到1,729人。当然,413人尝试过混有可卡因的毒品。然而这也几乎不算什么问题——据苏格兰场认为:

瘾君子会偶然进行少量的海洛因和可卡因交易,来源一般都合法。在伦敦大约有400个这样的瘾君子,但是就伦敦西区而言,他们并没有造成什么特别的问题——没有穿着制服的警察或是便衣警察专门负责侦查与毒品有关的犯罪行为。

英国中央情报部,新英格兰场——PROHO305/10.1965年十一月二日

但是就在此时,正如巴罗斯在美国发现的那样,使用可卡因的几乎全是有鸦片瘾的人。麦卡特尼回忆起,1966年的时候,包括甲壳虫乐队在内的大多数熟人都认为可卡因不为人知,可能会带来危险,位于可接受的“软”毒品和会让人上瘾的“硬”毒品之间的分界线上。尽管甲壳虫的许多追随者十分乐意来试一试弗雷舍的可卡因,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尝试他四处吹嘘的“速度球”,就装在从一套化学仪器中偷来的一支试管里。因此,作为使用海洛因过程中的附属物的可卡因,同自身成为可供独立使用的毒品的可卡因之间的交叉似乎就发生在弗雷舍把它介绍给甲壳虫乐队的那一刻,至少对英国的一个社会圈子而言如此。他们使用可卡因,他们的朋友也使用可卡因,从而证明这种麻醉剂用起来没有什么严重的毒副作用:正如麦卡特尼回忆的那样,他对其他的甲壳虫乐手说,“‘别担心,哥们。我能对付它’。而且我刚好对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