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敌人,是亡灵!(第4/8页)

行日,百里奚、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于殽阨矣。”

穆公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为什么呢?他要发兵,两个老头儿却到军前去痛哭,这不是触霉头吗?他气得立刻把两人找来问:“我要发兵,而你们到军前去痛哭,败坏我大军的士气,究竟是什么意思?”

百里奚跟蹇叔说:“我们绝对没有败坏大军士气的意思,只是因为儿子们率领军队东征,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我们两人年纪实在太老,说不定他们回来晚了,就见不到我们最后一面了,所以才哭。”各位看二老多会讲话,这话讲出来谁也没办法怪罪他们,人之常情嘛!但这是表面上冠冕堂皇的话,二老转头私底下就对自己的儿子说了真话。

人文学讲的是常理,而非定理。就常情常理而论,父母对子女往往是最真心的(但我可没有说子女对父母)。人在外面很多不能公开说的真话,往往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出来。

我常跟台湾大学上我的课的同学说,天下对你们最好的,大概莫过于你们的父母。因为如果有一天你需要一个肾,只有你的父母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肾给你,再好的朋友恐怕都做不到这一点。

我的老师当年教我,人绝对不可以交不孝的朋友。为什么呢?父母对他那么好,他都能对自己的父母不孝。如果你跟他交朋友,你对他再好,能好得过他的父母吗?他对父母都如此,你觉得他对你,能比对他自己的父母更好?你以为你是谁啊?

就像前面所说的,古人认为最高的道德和最高的智慧往往是合一的,无论你用智慧去计算,或者你用道德去判断,只要境界够高,所做出的决定必然是相同的。

二老跟儿子们说了真话,他们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战败,战败的地方在殽山险要之处。”所以二老为何而哭?是为即将惨败的秦军而哭。这是二老最后的预言,我们来看这个预言会不会成真?

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

第二年春天,秦兵开始东征郑国。这次东征之旅十分漫长,因为从秦国到郑国,至少必须穿过晋跟周两个国家。秦军先经过晋国,然后又穿越周的王畿,直接从周都的北门外通过。这次秦国是要去偷袭,当然不会大声宣告我们要经过你的地盘,更不可能会去朝见周天子。可是在外交礼仪上,率领军队通过别人家的地盘,却不跟人家打声招呼,这是极为无礼,甚至可能引发国际纠纷的事情,即使在今天都是如此,因此周的王孙姬满大骂:“秦师无礼,不败何待!”

为什么周人要大骂?因为秦人这样的举动实在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为什么周人只能大骂?因为周人打不过秦国,除了大骂还能干吗?王孙姬满只好诅咒秦军一定会惨败,后来果然被这个乌鸦嘴说中了。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的“弦高犒秦”

根据《左传》的记载,王孙满的不满(好绕口的一句话)是因为秦军过周北门时没有卷甲束兵,因此认为秦师“轻而无礼”。不论是哪种情况,总之秦师确实没有表现出对周天子应有的礼仪,也难怪周人生气。不过话说回来,秦人自以为是秘密偷袭,沿途各国却都知道他们出兵,这种毫无秘密可言的“偷袭”还真是“不败何待”!

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