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九三八年(1937年12月~1938年3月) 武汉的春天(第3/5页)

第4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在广西和广东作战。何应钦挂名,实际由余汉谋负责;

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山东和苏北津浦线、陇海线东段作战;

第6战区和第7战区撤销,同时在甘肃、宁夏、青海、绥远增设第8战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任,实际由朱绍良负责。

新战区建立之日,蒋介石致电各省政府主席及战区司令长官:“凡战区内或邻近战区地方之县长、专员及其他负有地方责任之官长,一律不准擅离治区,不得托故先离县城,如有擅自先退者,一律按军法惩处!”

此时从上海和南京撤下来的部队都处于紧张的兵力补充和训练中。

在武器弹药方面,蒋介石一方面叫兵工署加大“中正式”(德国图纸)步枪的制造;同时,增加了向当时第一军火出口国捷克的订货力度,中央军的很多部队都换了装备,性能良好的捷克式步枪和机枪大量配备军中。年初时,蒋介石直接下令,把杜聿明的装甲兵团扩编为第200师,辖两个战车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和一个战车防御炮团,副师长和参谋长分别是从南京潜逃出来的邱清泉和廖耀湘,向苏联购买的87辆9.5吨级重型战车以及从德、美购买的500多辆军用卡车(由广州上岸运至内地)装备该师。

进入1938年,日本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对中国内地城市的轰炸开始蔓延:西安、咸阳、宝鸡、兰州、天水、洛阳、成都乃至宁夏都遭到日机的袭击。其中位于西北腹地的兰州是首要目标,因为新疆到兰州到西安这趟线,是当时苏联援华的通道,兰州属于中转站。至于对重庆的轰炸,因为天气的原因一直在延迟。

中国空军方面,笕桥航校已经迁到大后方的云南昆明和广西柳州,继续培养飞行战斗人才。在1937年秋冬的上海、南京等系列空战中,中国的飞行员已战死大半,战机也损失殆尽。不过,现在又接收了一批来自苏联的战机(伊-15、伊-16战斗机156架、SB-2轰炸机62架、TB-3重型轰炸机6架),这些飞机立即被装备到中国空军的4个大队(第1、2大队为轰炸机大队,第3、4大队为战斗机大队)。与此同时,又来了一批苏联志愿飞行员。

前一年的10月26日,中国第一王牌飞行员、击落日机最多的第5大队第24中队的刘粹刚在飞赴山西前线时,在黑夜中,因地形陌生意外撞到高平县城楼而殉职。一个月后,奉命去兰州接收苏联援助飞机的第4大队长高志航,在完成任务后,停留在河南周家口时,遭日机突然袭击,没来得及上飞机,当场牺牲。

所以1938年中国的首席飞行员,是前面写到的新任第4大队长李桂丹。

第一场大空战发生在2月18日。前一天,李桂丹才率第4飞行大队由樊城机场转赴武汉王家墩机场。当时,第4大队队员吴鼎臣正和战友在飞机旁吃午饭,刺耳的防空警报骤然拉起,吴鼎臣和战友用最快的速度钻进飞机,迅速升空。

这一天,武汉上空晴朗,能见度非常好。

当吴鼎臣的战机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日军12架重型轰炸机在26架战斗机的护航下飞临武汉上空。

日机位置比中国战机高,空战时,居高者占优势,瞬间即有一架日机俯冲而来,朝吴鼎臣的座机猛烈开火。吴鼎臣驾机迅速转身,避开飞射而来的机枪子弹。日机也一个大转弯,企图从后面继续跟进射击。吴鼎臣驾驶技术娴熟,突然一个最小半径的急转弯,一下子出现在日机身后50米开外的地方。

这一下日机慌了。空战时,最怕对手近距离出现在自己后身的视域死角。

吴鼎臣战机上的4挺机枪同时开火,日军飞行员中弹毙命,飞机失去操控后直线飞了一段,便一头栽下云端。

这天午后的武汉长空,不时有日本或中国的战机被击落。危急时刻,从孝感机场起飞的另一队中国空军加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