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储位之争波及内廷(第4/9页)

堂舅胡须花白,一直低着头,与其说他老态,不如说过于拘谨,即便旁人咀嚼之余笑谈几句,他也只是点头附和,一句话都没说过。媚娘大失所望,虽然她不太了解朝局,但从堂舅的一举一动也猜得出他并不是很得皇帝器重,自从老宰相温彦博去世后继任的中书令皇帝皆不满意,堂舅可能也只是一时之选,不可能靠他帮自己赢得圣宠。闲极无聊,媚娘趁着宦官掀起门帘之际,偷偷踱了出来,向院中凑几步,想要一睹李世民今日的风采。可惜正堂太大太深,即便如此还是看不到皇帝,只能看见御案的一角,而就在最靠近皇帝的地方,坐着一名少年——媚娘的目光顿时被这个人吸引了。

多么特别的一个少年啊!

他十四五岁年纪,有一张白皙俊美的脸,浓眉大眼,挺直而秀气的鼻子,精致的下巴,还有那努力想梳好却偏有些天生卷曲的黑发,小巧玲珑的耳朵……若非他堂而皇之坐在那里,媚娘简直怀疑那是个扮成男装的姑娘。

确实,无论他的神态,还是那自然而然有些撅着的小嘴,粉嫩的双唇,都有些像女孩。不过他的美给人一种病态之感,仿佛那娇嫩的一张脸从没被阳光直接照射过,更不消说狂风暴雨;单薄脆弱的身躯似乎一阵风就能吹走;尤其那双明亮却略显无神的眼睛,叫人觉得空荡荡的,忧郁?伤感?无奈?畏惧?

另外他身后还站着两个女人,看容貌都已年过四旬,一个神采奕奕气质不俗,一个低眉顺目相貌朴实,绝非一般宫女。堂上之人都没有仆从伺候,唯独他身后多两个人,格外突兀。

媚娘正看得出神,徐惠却探出身子拉她臂膀:“姐姐,不可冒见外臣,有悖礼法。”

媚娘只好缩回去,但那美少年的身影却印在她脑海中久久不去,她忍不住问入宫最久的崔才人:“万岁身边那个俊俏郎君是谁?”

“俊俏郎君?”

“十三四岁年纪,有些腼腆娇弱的样子。”

听到“腼腆娇弱”四字崔才人立刻知道了:“那一定是晋王。”

“晋王?”媚娘有点儿不相信,晋王李治之名她是听说过的,但作为李世民之子竟一点儿不像父亲,无论相貌还是气质。

“他是文德皇后最小的儿子。”崔才人话说得轻巧,且带着一丝不屑之色,“晋王自幼体弱,至今还留在宫中,这位皇子跟他哥哥们不一样,娇气得很!”

媚娘倏然想起昔日洛阳之时,李世民曾对她提及,他有一个儿子长得很像长孙皇后,还说要把他留在身边——想必就是晋王吧?此儿像母,想来长孙皇后也一定是国之殊色。

“他身边还跟着两位宫人,看样子都年岁不轻了,又是谁?”

“最好笑的就是她二人,跟庙里的哼哈二将一样,年纪稍轻的是薛婕妤……”

“婕妤?”媚娘越发不解,“我怎不知宫里还有一位薛婕妤?”

“薛婕妤是先皇的嫔妃,文德皇后生前请她教晋王读书,所以留居皇城。另一位姓卢,是晋王的乳母。”

“乳母?晋王的年近舞象,不算小了,怎还要乳母整日相随?”媚娘也觉好笑,她印象中自己记事以来就不需乳母相陪了。

“他幼时多病,又没了母亲,万岁未免有些偏怜。薛婕妤教他读书,卢夫人照顾起居,晋王对她俩颇多依赖,久而久之就离不开了。”

媚娘感觉此事甚是荒唐,连连摇头:“圣上是果决英武之人,怎纵容儿子至此?”

“唉!帝王之家也有世人常情。”崔才人叹了口气,“说起晋王倒也是善良至孝的好孩子,颇能哄圣上高兴,再则文德皇后除他之外还留下晋阳、金城两位更小的公主,有这个哥哥留在宫里,陪着两个妹妹也是安慰。晋王离不开万岁,万岁更离不开晋王,莫说叫他出镇外藩,前年刚在保宁坊给他建了王府,结果才住三天万岁便不忍了,又把他接回宫里。抛开性情才干而言,其实万岁最疼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