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储位之争波及内廷(第2/9页)

年纪最长的崔才人戏谑道:“出了承天门,还没出长乐门!姐妹们心里有数,天大的事耽误不了,用不着你这老儿多嘴。”大家欢笑而起,准备接驾。媚娘心不在焉有些粗疏,竟失了方才得的金钗,找寻一番才发现遗落床下,连忙拾起戴好,因而落在了最后;迈出堂屋那一刻,却意外瞥见王妃正把一只锦盒往王公公怀里塞,不知是什么珍宝,王公公赧然一笑,啥也没说便揣起来——如此驾轻就熟,不是第一次收魏王的东西吧?

王府正堂早已布置妥当,龙床高置,几案两列,氍毹铺地,熏香缭绕,虽然正午之时窗明几净,仍嫌不够光华,里里外外点了十几只红烛宫灯,将一切照耀得光辉灿烂,犹如天上凌霄。正中御座之后是檀木黄绢的屏风,上面提着首皇帝御诗,且是李世民亲手所书,笔力雄厚飘逸,确是右军一脉: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除了规模稍小,王府正堂已与皇宫正殿别无二致,但华丽的堂上却一个人影不见,所有王公大臣乃至宦官都列于院中,一时间人头攒动,各自整理衣冠;太常乐工也都在廊下布置钟鼓乐器,忙得不亦乐乎。

才人们不能与外臣同列,都被引到西厢,垂了一扇纱帘,各色礼器、酒具也在这里。她们有差事在身不必出去迎接,可这会儿谁也没心思筹划礼仪,才人女官都隔着纱帘看热闹。

“瞧见魏王没有?”

“没有……那是房宰相,白发银髯的是魏徵,个子最高的是黄门侍郎刘洎,他身旁是岑文本、马周、刘德威、宇文节,李靖老将军也来了,国舅在最前面……那个相貌俊朗之人是谁?”

“哦,是黄门侍郎张行成,再英俊也一把年纪了。”

“那他身后那个少年呢?”

“在哪里?在哪里?”

众人叽叽喳喳,媚娘也在努力寻找,并向旁询问,她找的是堂舅杨师道——前不久她听说堂舅升任了中书令,一定很威风吧?

无奈机会难得,人人争睹熟识之人,没人顾得上理她。媚娘无奈摇头,偶一回首却见有个娇小身影心无旁骛,不问帘外之事,正拿着尚仪局列的册子,细细核对满屋器皿,那人正是徐惠。

这个新入宫的才人着实引起了众宫人一阵醋意,从初见天子吟诗开始,许多人预测她将成为争宠的最大强敌。可她的经历似乎也只是媚娘往事的重复,李世民连续宠幸她数日,然后就置于掖庭,泯然众人矣。

在这个难得开眼的时刻,大家都看热闹,唯独徐惠默默忙着,这种执著令媚娘觉得既可笑又可悲——可笑的是这种执著就像自己刚入宫时一样,可悲的是她非常清楚,这种默默无闻的付出是换不来任何回报的,皇帝根本看不见也不关心。

因为年龄相近、遭遇相似,媚娘还是动容了,轻轻走到她身边:“我来帮你吧。”

“多谢姐姐。”徐惠露出真诚的微笑——徐惠从不抱怨、从不生气、从不拒绝,她对所有人都是友好的。

等了好一阵,终于听到陈玄运那不阴不阳的声音:“皇上驾到!”

才人女官听到这个声音,立刻排成一列,整整齐齐跪倒——明知隔着帘子,明知皇上看不见,却依然要跪拜。

媚娘跪在那里,低着头,想象外面的情景,这会儿皇帝一定是在群臣簇拥下款款步入正堂。她思忖着,直至听到“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号声,赶紧跟着动动嘴巴。其他才人也都动嘴巴,只有徐惠响亮地喊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