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浩然正气洒热血张煌言殉明(第4/4页)

可悲!可叹!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波谲云诡、地动山摇的大动荡时期,自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至1664年(康熙三年)的四十六年间,有名有姓背明降清的“贰臣”有一百三十六人,但死于抗清殉明的忠臣孝子,却多达三千七百八十七人。这个数字,不是明末遗民杜撰,而是乾隆清政府《胜朝殉节诸臣录》的官方统计数字(胜朝,是指被灭亡的明朝)。

大汉忠烈,真是不绝如缕。所有这些人,或为封疆大臣,或为布衣文士,国难之时,他们皆临危不惧,挺身赴难,百屈不挠,杀身成仁。

痛呼天地痛,山川草不悲。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我们确确实实能更加坚定中华民族精神本质的信仰。

相较之下,李永芳、孔有德、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许定国、郑芝龙、孙可望、骆养性、冯铨、孙之獬这样的贰臣贼子,屈膝虏夷,同流合污,残杀同胞。他们的低下人格,在张煌言等忠臣义士的名字前,尤显卑污。

如今,历史翻案风大起。对于贰臣们贪求富贵荣华偷活苟生的行为,近来不少小文人从“世界主义”、“人道主义”角度,大讲特讲他们的行为是“弃暗投明”,是个人生存权的选择权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之举”......如此美化贰臣,如此解析“人性”,真真令人齿冷心寒。

历史,是用来提高价值认识的,绝不是拿来“超越”的。

国家、疆域、民族的概念因时而易,王朝更迭与政权对峙前因后继,但正义价值和道德标准,纲常伦理,应该是千年不变,历久弥新。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种凛然大义的民族呼声,连同“虏”、“胡”、“鞑子”等等词语,在今天可能也成为敏感的东西。

有人会说,“历史上的女真、契丹、匈奴等等少数民族,都已经是中国人了啊。岳飞、文天祥、张煌言吗,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大谬特谬!

作为今日的中华民族统一体,满蒙回汉各族同胞,相濡以沫,携手共进。但是,中国历史上,汉族,作为主体民族,我们那些民族英雄在特定历史时期有感而发、保家为国的振聋发聩之声,当然不能被故意忘记或者歪曲。

历史上的忠奸、善恶、是非,绝不能因为民族大融炉的烈火而完全消融殆尽。这不是民族偏见问题,而是民族大义和道德价值观问题。

如果我们回避历史问题不谈,不分青红皂白,虚幻陶醉于今日的“大一统”,把历史发生过的民族抗争当成民族“内斗”,就一定会堕入忠奸不分、是非颠倒的谬误之中。

如果是非不分、不恰当地进行历史类比,我们历史上一切反抗强暴和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都将成为“阻挡历史潮流”的无谓反抗。民族虚无主义的无形恶臭,将会污染我们一代又一代年青人的心灵。

南明的历史,是一部民族的心灵痛史。南明小朝廷的腐败与内哄,丝毫不能反衬清朝的“伟大”与“光荣”。南明朝野中的志士仁人,他们为民族为国家的拼死抗争,代表了我们民族勃勃不屈的伟大英雄精神。

张煌言等人抗击满清暴政、反抗民族奴役的可歌可泣的英勇行动,必将照耀以后无数世代的中国人的心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