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张作霖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学良获得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张作霖,但谁都认可一件事:没有这个老子,就不会有那个儿子,这绝不仅仅是指生理遗传上。张作霖这个人物,从小小土匪做起,最终成为中国实际的最高掌权者,仅仅用一个“军阀”来形容他,肯定是不够的。

1

按照张学良的说法,他们张家的祖籍是河北大城。

据《大城县志》记载,张作霖祖籍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镇冯庄。直奉大战期间,张作霖曾返乡认祖,但族中老人反对。

一个说法是,因为张作霖年轻时当过“胡子”(土匪),有辱门风。另一个说法是,当时正值直奉大战,族中老人担心万一直系失败,吴佩孚会迁怒族人。总而言之,张作霖未能归宗,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其实,张作霖的生活,和河北并无关系。因为生活困苦,张作霖的先祖张永贵从河北跑到了东北,从事农业开垦。到了祖父张发时,已经比较富裕了。但传到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一辈,张有财好赌、吸毒,最终因欠赌债,被债主害死。

张作霖与第五个儿子张学森(左)、第六个儿子张学浚(右)合影

1875年出生的张作霖,那一年13岁,家境破落。

此后的张作霖,流浪过,当过兽医,后来从了军,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再后来做过土匪,被招安后开始从副营长做到营长、旅长、师长、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作为“奉系军阀”首领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实际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

对张作霖这个人,其实存在不少争议。

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确实表现出了两个不同的侧面。

2

我们首先来看看张作霖的匪气——作为土匪的张作霖,以及剿匪的张作霖。

按照张家老一辈的人说法,张学良上一辈的张家人,没有一个是“正经死在床上”的。

这当然也和东北的彪悍民风有关。

张作霖从小就显示出了彪悍的本性。上私塾的时候,一次老师在学堂的一个门后面发现了一杆小扎枪(类似红缨枪),就问是谁的,张作霖说是他的。老师问干什么用,张作霖回答:我昨天看见你拿板子打别人的屁股,今天如果你打我,我就给你两下子。吓得老师去找张作霖的母亲:你这个孩子我不敢教。

甲午战争结束后,原本当兵的张作霖没事干,做起了兽医,经常给马贩子医治他们的马。按照张学良的回忆,当时的东北,凡是有马的人,“大多数都是有问题的”(指他们是土匪或偷马贼)。经常跟这些人接触,一来二往,张作霖也结交了不少“绿林朋友”。

1900年前后,正赶上闹“义和团”,沙俄趁机染指东北,清朝的盛京将军逃走,东北成了一个没有人管的地方,无奈之下,很多村庄只能选择自保。

那时的张作霖,凭借自己的岳父、地主赵占元的帮助(赵占元的次女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发妻,也是张学良的生母),组成了一个20多人的“大团”,也就是武装组织,来保障村庄的安全。

保障安全,是要收费的,也就是所谓的“保护费”。而保障安全,也难免要和其他来侵扰的土匪交火,乃至互相争抢地盘,张作霖当“胡子”的经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必须承认的是,无论如何,张作霖把自己的“辖区”保护得相当不错,手下人也很守规矩。在那个乱世,反而有很多村庄主动要求张作霖去“保护”,所以到后来,张作霖负责保卫20多个村庄的安全。

后来张作霖的老奉系一派,张作相(后来当到吉林省主席)、张景惠(后来做到奉军副司令,后降日,出任伪满洲国总理)这些人,都是当时加入队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