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过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你却未必了解他

这个人,我相信每个人对他的名字都挺熟悉的,但同时,又对他挺陌生的。在整个民国的前半段历史上,他可谓是个知名人物。但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他后来怎么样了?甚至,他是个好人还是坏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民国时期,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1

1914年5月26日这一天,袁世凯决定成立一个叫“参政院”的机构。

为什么要成立这个机构呢?因为袁世凯在此之前,为了进一步集中自己作为总统的权力,已经解散了国会,在5月1日公布了《中华民国约法》。其中规定,国家的立法机关以后叫作“立法院”。立法院还没成立之前,由参政院代行职权。

这个参政院听上去挺厉害,其实没什么大用——直到袁世凯去世,立法院都没成立,在袁去世后,这个机构就被裁撤了。

但是,袁世凯任命的第一任参政院院长,却是大有来头。

他的名字叫黎元洪。

对于这个名字,读过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人都很熟悉——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从床底下找出了当时的新军协统(旅长)黎元洪,拿枪顶着他做了湖北军政府的都督。

黎元洪

在整个武昌起义乃至辛亥革命中,黎元洪就给人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窝囊、骑墙、唯唯诺诺、一事无成。

但是,从一开始,这个逻辑链似乎就有点卡: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打下了武汉三镇,为什么要拿枪顶着一个窝囊废去做都督?他们不能推选自己人吗?

这个黎元洪,到底何德何能?

2

黎元洪出生于1864年10月19日,老家是湖北汉阳府黄陂县木兰乡。

按照后人的记载,说黎元洪“素怀大志,富有革命思想”,但这个恐怕也只是黎元洪成名之后的一种说法而已。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黎元洪幼年贫苦,饿肚子的时候,甚至要到别人家地里偷萝卜吃。不过吃完后,细心的黎元洪和别人不一样——他会把萝卜叶子重新插在地上,做成伪装。

在那个考科举还是唯一成功道路的时代,黎元洪对“考功名”却没什么兴趣。1883年,19岁的黎元洪凭借读过几年私塾的底子,考上了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是李鸿章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目的就是给北洋舰队培养人才。1888年,24岁的黎元洪毕业,到北洋舰队的“来远”舰上实习。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觉得,广东作为中国的门户,也应该有一支自己的舰队。于是他就向福州船政局订制了4艘军舰,第一艘下水的军舰叫“广甲”舰。有了船,没人开可不行,张之洞和李鸿章一商量,从天津水师学堂要来一批学员,其中就有黎元洪。

“广甲”舰虽然也号称巡洋舰,却是木头壳子的

1890年,26岁的黎元洪因为学的是轮机管理,于是成了“广甲”舰上的“三管轮”。“广甲”舰原来的任务挺轻松的:负责在天津到广东一带沿海巡逻。1894年,“广甲”舰受命往北方运送一批物资,到了北方,立刻就被李鸿章以“战事吃紧”而征用。

黎元洪和他的“广甲”舰,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参加了悲壮的甲午海战。

3

“广甲”舰和黎元洪的命运,在甲午海战中甚是离奇。

甲午海战是一场中日铁甲舰之间的较量,作为以木壳为主的“广甲”舰,本来参战就是不合适的,战端一开,“广甲”舰管带吴敬荣就未战先怯了。

当和“广甲”舰一起编组行动的“济远”号率先掉头逃跑的时候,“广甲”舰也决定掉头就跑,结果因为太匆忙,居然在大连口那里触礁搁浅了。等日舰追上来的时候,管带吴敬荣决定炸掉舰船后分头逃命,船上的人只能纷纷跳海,各自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