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第3/4页)

1807年,农奴制被废除。因为农民一般无法付清补偿款,他们名义上的自由在实际中意义寥寥,主要的受益人还是贵族(最初的立法后来也被修订为偏向贵族)。“庄园”的概念使得出身,而非社会阶级决定了地位。一旦这个限制被打破后,贵族就可以进入中产阶级从事的行业,而农民和中产阶级就能(至少在理论上)购买贵族的地产。从等级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使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可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还有协会限制权力的废除,以及内部贸易壁垒包括城市消费税的消除。不过,这时的经济改革只是局部改革,一些措施后来又被废除了。例如,1810年废除了贵族免税制度,但1819年又重新实施。另外,直到1848年,普鲁士贵族还一直对他们之前的农奴享有民事管辖权,直到1872年还有警卫特权,直到1891年还有一些行政特权。政治上,普鲁士政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其部门和内阁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既没有宪法,也没有国民议会。城市可以自治,但农村不可以。法国令人震惊的军事胜利也引发了普鲁士的军队改革,并由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格奈森瑙(Gneisenau)和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主导。1813年引入征兵制,建立了战时后备军(Landwehr),1814年通过了军队法。但改革还是没有完成。1815年后,征兵实际上并非面向全民。教育上,18世纪基础教育义务制得到了普及,职业技术中学和贵族的骑士学院也进行扩招。此外,普鲁士在这个时期还引入了精英中学—高级文理中学(Gymnasia),并在柏林建立了洪堡大学。从占领研究前沿到为欧洲工业化培养最优秀的劳动力,普鲁士的教育在19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虽然普鲁士的改革受到了一些限制,成果也参差不齐,并缺乏整体的协调性,但总的来说,改革还是成功地让普鲁士能够更好地面对19世纪的挑战。

与此同时,拿破仑战争一直持续着。1809年,奥地利在一场战役中被拿破仑打败。但1812年,超负荷且装备不足的法国军队在俄罗斯反被打败。1813年,德国的命运开始逆转。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的联合军队在莱比锡大胜拿破仑,莱茵联盟解散,拿破仑在德国北部的邦国也相应解体。德意志南部的邦国和奥地利签订了条约。这场解放战争在1814年4月终于落下了帷幕。1814年10月到1815年6月,维也纳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由奥地利1809—1848年在任的外交部部长梅特涅(Metternich)主导,他在1821年出任奥地利首相。维也纳会议因拿破仑从埃尔巴岛出逃而暂停,但马上又恢复进行,为欧洲事务未来的走向拍板。

二十二年的欧洲战事终于结束了,维也纳会议上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大会上歌舞升平,大宴宾客。不过大会的目的却是十分严肃的。它要让德国成为强大稳定的政权,以对抗未来法国可能的侵略。同时,它还要保证,再也不会重现诸侯众多、松散低效的帝国体制。大会结束后,拿破仑对德意志进行的整顿大多被保留了下来,有的甚至被扩展到了其他地区。

根据维也纳会议建立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取代了神圣罗马帝国。邦联由38个成员组成(1817年后是39个),其中包括34个邦国和4个自由城市。邦联的边界基本上和原来神圣罗马帝国一致。不过从文化或民族的角度来说,它并未包括所有中欧的德意志人口,因为它包括了少数非德意志人(比如意大利人和捷克人),同时一些德意志人并未被包括在内。英格兰国王作为汉诺威领主(直到1837年)也是邦联的成员之一。邦联自身并不是个联邦国家(Bundesstaat),而是个松散的邦国联盟(Staatenbund)。它没有总首领,也没有行政机构,更没有共同的法律制度或公民身份,只能做出少数共同决议。法兰克福举行的邦联议会上,大使们代表的是各自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