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第2/4页)

1792年,法国入侵神圣罗马帝国。在法国顺利取得几次胜利后,1794年赢得了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并一直统治到1814年。虽然有些历史学家(尤其是东德历史学家)一直在查询档案,试图找到雅各宾派留在德国的证据,而其他历史学家(主要是西德的)则一直在搜寻早期民主派或德国民族主义者的证据。总体上,大多数德意志臣民似乎毫不抵抗,直接服从新政权的统治。这些新政权还包括格奥尔格·福斯特(Georg Forster)领导下的傀儡政权美茵茨共和国。这些地区至今还留有法国占领时期的痕迹。法国在这些地区整顿了行政、司法和法律制度,废除了农奴制和封建等级。至今,法国与德国仍为莱茵河到底是“法国的边疆”还是“德国的河流”而争论不休。德法两国对萨尔(Saar)、阿尔萨斯(Alsace)和洛林地区(Lorraine)的争议持续不断,这种争议在后来的一个半世纪中一直影响着德法关系。

1801年签订的《吕内维尔条约》(Treaty of Lunéville)将莱茵河左岸割让给了法国,德国南部和西部的中小邦国遭到领地变更。围绕着帝国内部如何补偿这些邦国,1803年,帝国召开的一次议会通过了所谓的《全帝国代表会总决议》(Reichsdeputationshauptschluss),废除了大量先前独立的政治单元,或将它们并入大的领地中。就这样,约350个自由的帝国骑士和伯爵失去了领地,也失去了他们和皇帝的“直接”隶属关系。取消了112个政治单元,其中包括20个大主教区和教会诸侯领地,40个男修道院和女修道院,以及除了6个自由城市以外所有的自由城市。许多领主自然很高兴自己的领地又增加了,他们选择了无视拿破仑此举的真实目的—将自己赢得的德意志领地变为法国的殖民地。拿破仑脚踏欧洲的大片土地,于1804年秋称帝。奥地利的弗朗西斯二世(Francis Ⅱ)也在同一时间称帝,获得了“奥地利皇帝”的称号。于是,一些从拿破仑革命中受益的德意志小邦决定退出神圣罗马帝国,将自己置于法国的庇护之下。1806年7月,拿破仑创立了莱茵联邦(Rheinbund),由16个德意志邦国组成,其中包括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达姆施塔特等,还在神圣罗马帝国外建立了华沙大公国。莱茵联邦实行《拿破仑法典》,并展开了包括废除农奴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1806年8月6日,已经没有实际意义的神圣罗马帝国被正式废除。

1795年起,普鲁士一直保持中立。然而,1806年9月,腓特烈·威廉三世(Frederick William Ⅲ, 1797—1840)十分不明智地决定和法国宣战。普鲁士军队在18世纪晚期,由于几十年未进行改革,纪律涣散,又因准备不足,于1806年10月14日在耶拿战役中大败给了当时勇猛的法国军队。1807年《提尔西特条约》(Peace of Tilsit)签订,普鲁士易北河以西的土地全数归于法国,还搭上了东部的一些领土。此外,还须赔款,并为拿破仑后续的进军提供一些人马和资金。这次战败为普鲁士提供了一系列改革的机会和动力。

图19 1806年耶拿战役。出处:Weltgeschichte(Berlin: Ullstein, 1907—1909)。

普鲁士的一系列改革既不是单个的统一工程,也不是由关系密切、组成单一的革命者推动的。两个主要改革者的名字经常被一个误导人的连字符连起来,被称为是“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SteinHardenberg reforms,但其实两者的意见根本是互相冲突的)。一小部分改革者利用普鲁士战败的现状,试图将以前的改革计划付诸实践,而其他措施则是作为“防御性的现代化”方法来加以实施,或针对某些迫切的需求进行改革。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经济和军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