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8世纪,德国的一些邦国发生了改革运动。在腓特烈二世统治下的普鲁士和约瑟夫二世统治下的奥地利,制订了许多方案,试图将行政体系现代化并改善当地经济。专制主义和启蒙运动的关系不断变化,可能与改革并不相关,不过领主和官僚都在审查并实施各种方案,来改善当地政府的运行。例如,普鲁士于1763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Generallandschulreglement),将初等教育义务化,1766年又进行了区划改革(Landratsreform),1770年实施行政改革,1766年关税和消费税改革,1765—1770年农业改革,以及1780年重新编撰、1794年出版普鲁士法典。普鲁士法典的出版确立了普鲁士法治国家(Rechtsstaat)的性质。1763年后,只有军队未进行改革。约瑟夫二世统治下的奥地利的改革,尤其是在约瑟夫二世特别关心的教会和农业改革,也毫不逊色。不论是普鲁士还是奥地利,在改革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领主没有意识到改革需要各方的支持。于是,比领主更了解社会现实的官僚们,只得绕过甚至哄骗领主,使其他措施得以实施。不管腓特烈二世和约瑟夫二世的政绩如何,由于他们的半集权、半官僚、半专制、半启蒙的统治性质,邦国中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一些小邦国中,领主与社会的脱节可能没有那么严重,其统治的领地更小、更集中,人口的民族和语言组成也较为单一(不像哈布斯堡的领地,以及程度稍轻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地区),因此民众更为同质,更好管理。小邦国关乎军事力量和国家建设的改革较少,而针对民众生活水平的改革则更多。

人们也尝试着改革帝国本身。由于普鲁士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包含的一些帝国宪法的规定并不理会,许多人因此认为,帝国本身需要改革。同时,普鲁士的崛起对奥地利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有可能和欧洲其他国家结盟。因此,一些中小规模的邦国打算联合起来,形成第三股势力,以实现权力的平衡。18世纪80年代,各方积极改革帝国。然而,这些措施在90年代初大部分都失败了。因普鲁士主导了诸侯联盟并将自身的政治计谋置于帝国利益之上(如在比利时的问题上),小邦国联合为“第三个德意志”(后来的称呼)的行动受挫,而教会的改革也与约瑟夫二世的宗教改革冲突,并在罗马教廷中激起众怒。18世纪90年代初的德意志帝国虽不是无可救药的一潭死水,但确实陷入了某种混乱之中。

不过,18世纪90年代初的帝国完全跟革命不沾边。社会上的确有一些矛盾,这些矛盾虽和往常一样,但形式有些变化,也预示了19世纪初期的一些问题。由于农业改革等因素,人口开始增长,同时伴随着穷人和乞丐数量的增长,引发了周期性的社会动荡。知识分子有些不满,18世纪80年代有了点政治自由主义的苗头。不过总的来说,当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大多数德国人起初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尤其是西部地区,还有一种优越感,觉得德国不需要革命就能够改革。1792年起,当正在革命的法国和普鲁士、奥地利开战时,这种带着点同情的远观却很难继续维持下去了。因为法国大革命从挥舞着理想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变成了恐怖的政权,带着侵略性和帝国主义的独裁统治。德国受到了全方位的影响,被攻击、肆虐、占领、整顿、剥削、挑衅,整个德国都受到了震惊。1815年,德国已经面目全非。而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松松垮垮的神圣罗马帝国彻底解体。1814—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诞生了欧洲的新条约,用来代替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启了德国历史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