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早期及昌盛期的德国(第4/4页)

日耳曼社会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尽管如此,或者说与此同时,本质上保守的日耳曼上层阶级仍然保持着自身的统治地位,他们深深地影响着日耳曼的文化。实质上上层阶级是一个武士阶级,不仅内部争执不断,还参与了国际远征军,比如征战圣地耶路撒冷。这个军事阶级形成了一套复杂的荣誉准则,被称为骑士(chivalrous)准则。12世纪末的民间中世纪高地德语文学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不管他自己是不是骑士)等作家,给骑士阶层的道德观和生活经历赋予了热情高贵的意涵。还有一种被称为宫廷诗歌(Minnesang)的世俗抒情诗,诗人通过宫廷诗歌来表达对贵妇人的单相思。他们既得不到回应,也不能得到回应,因为这是跨阶级的爱情。这种诗歌可能体现了附庸骑士(ministeriales)的尴尬地位,他们既是不自由的附庸,又是较高贵的阶级。诗人可以在宫廷里担任职业诗人,但这样的职位和宫廷弄臣或音乐家一样,是不安全的。和中世纪盛期的抒情诗同样重要的是叙事诗。早在1170年,就有了第一个德国版本的特里斯坦(Tristan)与伊索尔德(Isolde)传奇。当时,著名作家有《特里斯坦传奇》的作者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Gottfried von Strassburg)、哈特曼·冯·奥厄(Hartmann von Aue)、因《帕西法尔》(Parzival)而闻名于世的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Wolfram von Eschenbach)。史诗中最有名的是《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这些作品后来大都为19世纪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作品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宫廷文化和骑士文学兴盛,关于伟大的帝王腓特烈一世的政治传奇口耳相传。对19世纪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者来说,这是帝国主义的黄金时代,是日耳曼文明的巅峰时期。不过,与此同时,在中世纪晚期兴起了更加小市民的中产阶级社会。这公元1200年后的三个世纪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我们现在所知的“现代”欧洲打下了基础。

图2 14世纪马内赛古抄本中游吟诗人的插图。出处:Die Minnesinger in Bildern der Mannesischen Handschrift(Leipzig: Insel-Verlag, 1929)


[1]英文为allodial land,自由保有的土地上没有一个更高级的地主,不需要履行义务或纳贡。——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