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魏开国初期的战争模式(第2/13页)

第二次转型,发生在对中原的长期占领中:兵种形态上,组建和使用步兵,总结大兵团持久战、攻坚战经验;政治形式上,强化基层政权的控制力,深化对汉地居民的统治,以便利用中原的财赋、人力等军事资源,进行中原传统形式的战争。从拓跋珪进占中原之后,到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之前,北魏军政体系都在进行这个转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太武帝拓跋焘和献文帝拓跋弘时期的战争。

第三次转型,发生在与南方政权在淮河—汉水流域的长期作战中。这一时期北魏(或东、西魏至北周、北齐)政权形态的汉化已经比较彻底,所以政权结构已无较大调整。主要的转变发生在对南方战场形态、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上。在水网、丛林地区作战,兵种上要以步兵为主,同时探索在这种地域使用骑兵和舟楫水师的经验。地理因素方面,要适应涉渡、浮渡江河,架设浮桥,开掘或修筑堰坝等工作,直至组建大规模舰队,适应长江中的正面水战。从元宏迁都中原直到北魏灭亡,魏军都在进行这一阶段的适应和转型。北魏灭亡后,东、西魏和北齐、北周政权依然在进行这一过程(当然,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军政模式不尽相同,但大趋势则类似),直到隋灭陈完成统一。下面对拓跋北魏的三次转型动因进行讨论。

第一节 拓跋伐燕之战的战争形态

在苻坚的前秦王朝崩溃之后,被前秦征服的鲜卑、羌等各族纷纷立国,慕容垂在河北地区建立了后燕王朝,拓跋珪则在代北草原重建起游牧政权。拓跋珪原本向慕容垂称臣,但随着实力壮大,双方间的冲突逐渐增强。随着后燕军惨败于参合陂和慕容垂离世,慕容宝继位,拓跋珪开始准备攻灭后燕,入主中原。

拓跋人在进占中原时,已实现了向骑兵冲击作战模式的转型,但军队的组织形式、作战方式还保留着草原时期的诸多特征,并未完全适应中原地区的战争。这主要表现在:兵种以骑兵为主,兵员以“全民皆兵”的部落成员为主;后勤方面缺乏统一、有效的保障体系,难以维持持久的攻城战。这使得北魏军队在河北地区的战斗旷日持久、极端艰苦,且未能最终消灭慕容鲜卑,所以向北、南方撤退的慕容氏残余又在辽西与青州分别立国。

魏—后燕的政权结构及战备特征

拓跋珪领导的伐燕之战从北魏皇始元年(396年)八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正月,历时近一年半。战事基本可分为两阶段:皇始元年八月至九月攻占并州(约今山西)为第一阶段;皇始元年十月至天兴元年正月为第二阶段,战事都在河北平原上进行,燕军据守中山、信都、邺城与魏军对抗,最终以魏军占领河北告终。

参与伐燕战事的拓跋兵力达四十余万。此时拓跋珪刚复国十余年,统治区域仍以代北草原为主,动员的兵力与百年前拓跋部全盛时“控弦骑士四十余万”的水平相当,[1]仍有较明显的草原游牧族“全民皆兵”的特征。其优势是在发动全面进攻时可以动员集结起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而广阔的河北平原缺少天然险阻,正利于拓跋骑兵驰骋作战。

但草原骑兵的长项是野战而非攻城。首先,因为骑兵需要照料战马,难以进行长时间阵地战,如在较晚的520年代,长孙稚受命讨伐关西叛军,“所领悉是骑士,习于野战,未可攻城”[2],这虽是北魏后期事例,但骑兵的运用原则是相同的。其次,草原骑兵长期生活在塞外,对内地的城防体系比较陌生,也缺乏进行持久阵地战的经验。在魏燕战争二十年前的370年代,前秦王朝统一北方之时,苻坚曾向拓跋人的使者燕凤询问:草原部族的军事优势究竟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