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袭到考试,这是大进步(第2/3页)

大诗人白居易到长安应试时,就向前辈诗人顾况投递了自己的诗作《离离原上草》,受到后者的极力称赞。据说,唐玄宗初期的状元王维也是投卷的成功例子。王维未满二十岁就在文坛崭露头角,文章闻名一时。当时,太平公主势力很大,已经暗示当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录取某某人为头名。王维晚到一步,就向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岐王李范求情。李范有意抬举王维,就带了他去见太平公主。王维年轻英俊、风姿优美,太平公主惊为天人,问岐王:“这是什么人啊?”岐王回答说:“知音者也。”太平公主就让王维演奏流行的曲子,王维一曲下来,声调哀切。满座之人为之动容。太平公主大为惊奇,岐王李范趁机说:“这个后生不但精通音律,在文学方面也是独步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太平公主更高兴了,问王维:“你带了写的文章没?”王维早已准备好,把诗卷呈给太平公主。公主读完,惊叹道:“这些文章都是你写的吗?我们常说古人的佳作,原来都是你的作品啊!”于是,太平公主让王维坐在自己的旁边,之后又把今年科举主考官叫来,授意他一定要录取王维为状元。于是,王维少年及第,一举摘取了科举头名。

当然,像白居易、王维这样行卷一次就大获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唐朝的读书人为了能做官,不得不低三下四,到处去求人,到处去投递自己的文稿,希望得到赏识和荐举。长安城中,“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旧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者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文献通考·选举二》)可称得上是斯文扫地。

在众多失败的投卷者中,最典型的可能要数中唐大文学家韩愈。韩愈出身无名无姓的布衣百姓家庭,虽然从小发奋学习,但历经三次挫折才考中进士,考中进士以后连续四次参加吏部录用考试都不合格,困居长安十年。他曾经自怨自叹地说,我想当个九品芝麻小官都成了奢望,想获得一亩之地的官舍都难以实现。所以说,唐朝读书人做官虽然简便、直接,但是普通人家子弟入仕还是相当困难。整个知识界和官场弥漫着一股请托和攀附权富的风气。等到韩愈做了大官,又成为文豪以后,他也成了读书人行卷的对象。有一次,有一个考中进士的读书人来找韩愈,希望韩愈推荐自己。韩愈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住在长安城里的某个寺庙里,表示自己清贫廉洁,然后在某天早晨出门游玩。这名进士一一照办。到了那一天,韩愈叫上另一位侍郎,一起去拜访这名进士,他已经遵照韩愈的嘱托出了门,韩愈和那名侍郎大人当然就扑了个空。于是,韩愈提笔在庙门口上大书:“侍郎韩愈、侍郎某某,至此访某某进士不遇。”由于这座庙在长安的繁华之地,人来人往,这条标语很快就传遍了整座京城。连两位朝廷高官、当代文豪亲自造访都找不到的进士,自然是名声大震,身价陡增。很快,他在吏部的录用考试当中高中榜首。

唐朝的科举考试也好,吏部录用考试也好,主观性因素实在是太大。整个过程看上去很严密,但实际上是一个花架子。到了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对科举考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比如认真执行了武则天时期就实行的糊名制度,在试卷上不准出现考生的任何个人信息;同时建立了誊录制度。考生用墨笔作答的考试原卷被称为墨卷。为了防止考官辨认考生的笔迹,或者考生和考官串通后在考卷上留下特定的记号,有专门人员将糊名后的墨卷编号,交给抄写人员用红笔重新抄写一份答卷,新卷子叫作朱卷。朱卷抄写完毕以后,又有专门的校对人员将墨卷和朱卷进行校对,确认无误后分别封存。墨卷存入档案,朱卷交给考官审阅。主考们选定高质量的朱卷后,再根据朱卷上的编号调出墨卷,拆开糊名的封口,查看考生的姓名、籍贯等。这个过程要当众开封,当众填写姓名,当众放榜公布。为了防止这一过程再有纰漏,放榜后,各地的试卷还要调礼部复查,称为磨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