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的六个层次

明清时期是中国科举制度高度完善的时期,程序完备、制度森严,在社会上影响深广。现代人讲科举一般以明清科举制度为对象。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一个读书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完科举程序的。

读书人在获得功名之前统一称为童生。童生要想获得功名就得“入学”,参加由政府组织的“童试”。童试每年考一次,因此也被称为“岁试”。童试由县里组织,主要考一个读书人的文字水平,以及他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难度比较小。通过童试的人能够获得最初级的功名,被称作生员,俗称秀才。秀才是功名的起点。获得秀才功名以后,读书人就从百姓阶层跃升到士大夫阶层。凡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可以遇官不拜,遇到诉讼或者刑事案件的时候,官府不能逮捕秀才,而只能传唤他到庭应诉。如果有功名的读书人的确涉及违法乱纪,地方政府要向本省学政申请,剥夺该读书人的功名后才能对他进行审讯并进入司法程序。所以秀才也可算是一个人鲤鱼跃龙门的第一步。秀才又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称为廪生,有一定的名额,入学以后由政府发给一定的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的名额;童试成绩一般以及新“入学”的读书人被称为附生。

县里的秀才为了能参加省里的考试,要接受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核。成绩优良的秀才才有资格去省里参加更高级的考试。这级考试被称为“科试”或者“科考”。科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省级的考试在省会举行,称为“乡试”,也是每三年一次,和科试期限相同。乡试又称为“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俗称为“秋闱”。乡试考核的内容比童试要严格,除了考核写作水平以外,还要考核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乡试要连考三场,每场考两天,对人的体力要求很高。考中乡试的秀才被称为举人。头名举人被称为解元。历史上最著名的解元可能就是明朝时期的唐伯虎了。唐伯虎当初考中了江苏省的解元。举人是科举功名的第二个等级。获得了举人资格以后,读书人就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可以参加官府举办的官员挑选。

乡试结束后的第二年春天,一般是三月份,由礼部在首都举行“会试”。会试又称为“礼闱”,或者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人是各省举人。会试考的内容除了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外,还涉及政策研究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朝野关注的政策、时事,根据儒家经典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会试的举人一般称为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就相当于候补进士了。

再高一级的考试是“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试,一般在会试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四月份举行。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很现实的政策。参加殿试的贡生不被淘汰,所有人都能中进士。皇帝亲自将殿试的贡士分为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一般只有三个人: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当中全都考中了第一名,也就是连得解元、会元、状元三个荣誉,他就可以被称为“连中三元”。在古代,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连中三元的情况极少。从隋唐时期一直到清朝末年,连中三元的读书人据说只有十个左右。第二甲一般录取几十个进士,他们被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的第一名俗称传胪。没有进入第一甲和第二甲的贡士,全都被归为第三甲进士,他们被赐同进士出身。

至此,考试还没有结束。为了真正获得官职,读书人还要参加最后一轮,也就是第六轮的考试。除了第一甲三人之外的其他进士在清朝还要参加“朝考”。朝考本是清朝初期皇帝为了防止科举考试中作弊,对所有已经被录取的进士再次进行考核。后来逐渐成为惯例。朝考内容多有变化,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论、疏,主要是考一个人的政策研究能力和公文书写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考一个人的诗文,也就是文学、书法和文艺水平。朝考优秀的人可以进入翰林院,被称为庶吉士。其余进士则直接进入官场,被分别授予主事、知县等职务(后期多为候补官)。其中成绩最差的则被分配到地方各省任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