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28页)

注17 第二届到第五届北京市人民代表的名单中,确实有印常荣。

注18 1956年4月,上海的“蓝天”“造寸”等27家服装店迁京。《当代北京大事记》,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96页。

注19 1952年3月5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共北京市委《关于“五反”运动中对工商户分类处理的标准和办法》。3月28日,北京市审查和处理一、二、三类工商户的工作已基本结束。6月12日,中共北京市委向中共中央、华北局报告北京市工商户分类处理情况。全市城郊区工商户为52548户,其中守法户4765户(五类)、基本守法户37696户(四类)、半守法半违法户8601户(三类)、严重违法户1025户(二类)、完全违法户461户(一类)。可知印先生的父亲被划的基本守法户为最大多数。《当代北京大事记》49—51页。

注20 据百度百科:1969年2月,中国和苏联在中国的东北边界上发生冲突,国际形势骤然紧张,林彪发出战备疏散的“一号命令”。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央提出了要准备打仗的号召。8月之后大批的中央机关人员被精简疏散,离开北京到各地的“五七”干校。10月17日,各单位又传达林彪发布的“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更加剧了紧张的气氛,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在京机关团体单位的搬迁撤离。196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决定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3所农林地矿油水电等工科院校迁出北京,称为“京校外迁”。北京林学院(即今天的北京林业大学)也包括在内。该校于1969年11月由北京迁往云南省丽江,更名为“丽江林学院”,1972年4月迁到云南省下关,1973年4月又迁到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县,改名为云南林业学院。1973年,搬迁至昆明市安宁县楸木园,同时,云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并入云南林业学院。在多次的仓促搬迁中,仪器、图书资料、标本、教学文档等损失严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院在多方努力后于1979年返京复校,复名“北京林学院”。并收回部分原有土地,但总面积减少了40.5%,校内科研基地植物园被毁(现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印先生这里讲述的,就是全家迁往云南的经历。

注21 1948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北平围困后,当时的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将南口等地的军队撤回北平城内,宣布倚城野战正式开始。为了便于射击,傅作义下令大举拆毁城墙外面的民居,造成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这段围城时间不到一个月,却给京城百姓留下深刻印象。

注22 这里说到的叶文甫,即叶龙章,字文甫(1906—1988),是中国京剧科班喜连成(即后来的富连成)班主叶春善的长子。据他的儿子叶铁森在《京剧永繁荣告慰我家翁——回忆先父叶龙章晚年的几件事》一文中称:“父亲叶龙章,字文甫,是叶氏五兄弟之中的长兄,以下有荫章、盛章、盛兰、盛长。父亲自幼入科学戏,在富字班学老生,因嗓音关系又兼祖父母考虑到长子将来要支撑门户,就培养他去上学,在成达中学高中毕业。之后在东北军队中做文职官员。 1935年我祖父叶春善病重,富社老少教师及萧长华先生和财东沈秀水先生等力推父亲为社长。他临危受命,挑起了这个重担。时年29岁,正当少壮。他为人正直,办事严谨,富有开拓精神,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的上任为富社的延续、兴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印先生这里的讲述类似。文中也提到,叶龙章确实居住在东城甘雨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