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闻 历史是漫长的征途(第2/4页)

普鲁士的那口怨气,直到64年后的1870年才宣泄出来。

那一年,爆发了都德《最后一课》故事发生的背景:普法战争。

3

拿破仑

普法战争,是崛起的普鲁士和衰落的法国进行的一场大决战。

当时的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治理下咄咄逼人,而法国在拿破仑一世的侄子拿破仑三世的统治下,已经是夕阳西下,外强中干。

在这场不到一年的战争中,双方各投入了50万以上的兵力,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更是御驾亲征,最终却只能率领10万法军向普鲁士投降。普鲁士的国王威廉一世最终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加冕,可谓羞辱对手至极。

那场战争使得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第三共和国成立,而普鲁士借着这场战争完成了对大小联邦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普法战争形势图

而作为战争的另一个结果,阿尔萨斯——洛林又被划回了德意志。

然后,就发生了都德《最后一课》中的描写。

如今的质疑者难免提出疑问:首先,阿尔萨斯——洛林本来就不是法国的,也是抢来的;其次,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人,明明是说德语的居多。

作家阎京生在《最后一课骗了你》一文中指出:“按照1900年的调查,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以德语为母语者占总人口的86.8%。其中阿尔萨斯地区绝大部分人口使用阿尔萨斯语(高地德语的分支),洛林地区则使用摩泽尔语(中部德语的分支)。以法语为母语者仅占该地区人口的11.5%。”

按照阎京生文中的说法,当时的情况正好相反:不是德国禁止教法语而强制推行德语,而是法国在统治期间,禁止教阿尔萨斯语,强行把法语作为唯一语言。

那么,《最后一课》是否真的骗了我们?

4

这就要进一步挖一下阿尔萨斯——洛林的历史了。

法国得到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之后,在司法、税收、贸易和宗教等领域,其实给了这个地区特别的待遇。在文化方面,虽然1539年,法国曾专门颁布《维莱·科莱特法令》,规定法语为官方文件唯一语言,但执行并不严格。

不过当时阿尔萨斯——洛林对于法国波旁王朝的效忠,更多是因为利益的结合——法国给这片地区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真的要说这个地区的居民对自己“法国人”身份的认定,倒是未必。

但是,这个现象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792年,路易十六的波旁王朝在法国大革命冲击下,摇摇欲坠。奥地利和普鲁士趁机组成联军,攻入法国——位于法国东北的阿尔萨斯——洛林自然首当其冲,遭受了战火的摧残。

既然这两个地区的人民要的就是稳定和繁荣,那么他们自然而然会对侵略者拿起武器。在法国革命政府的号召下,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也拿起了武器,开始抵抗普奥联军——尽管他们大多数人都说德语。

在战争期间,一首叫《莱茵军团军歌》的歌曲诞生在了阿尔萨斯首府斯特拉斯堡。在这首战歌的歌词里,参加保卫战的人民都是“祖国的孩子”,他们要共同抵抗“欧洲的暴君和佣兵”。

这首诞生于阿尔萨斯的军歌,后来就成为法国国歌《马赛曲》。

1792年9月,法国革命军取得“瓦尔密大捷”,击溃了普奥联军,而这场战役的法军将领,就是阿尔萨斯人凯勒曼。

为什么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对法国大革命如此认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旧的封建社会的阶层,让高级军职不再由贵族垄断,让无数阿尔萨斯——洛林的平民有了晋升的机会,他们从心底里开始认同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