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中世纪的世界(第2/3页)

12世纪初,中世纪的图书馆里又多了一本书,那就是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编纂的实用知识大百科全书。基督教为什么会在谴责所有其他的希腊哲学家为异端邪说的同时,却愿意把这份殊荣授予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个中的原因,我就不知道了。除《圣经》以外,亚里士多德被视为唯一值得信赖的导师,他的著作可以放心地交在真正基督徒的手中。

中世纪的世界

经过一番辗转,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传到了欧洲。它们先是从希腊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然后由伊斯兰教徒把他翻译成阿拉伯文传入西班牙(伊斯兰军队曾在7世纪征服过埃及)。在科尔多瓦的摩尔人的大学里,这位伟大的斯塔吉拉人(亚里士多德的家乡在马其顿的斯塔吉拉地区)的哲学思想被当作教材使用。随后,阿拉伯文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又被越过比利牛斯山前来接受自由教育的基督教学生们译为拉丁文。经过几次的翻译之后,最终在西北欧的许多学校成为了教材。其确切的事实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这让事情更加有趣。

在《圣经》和亚里士多德的帮助下,中世纪最杰出的人士开始着手解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试图去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如何体现上帝的伟大意志的。这些所谓的学者或导师,他们确实很有智慧,但是他们的知识仅仅来源于书本,很少来自实际的观察。他们如果想在课堂上讲授鲟鱼或毛虫的相关知识,就会让学生阅读《新旧约全书》或者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然后自信满怀地告诉学生们这几本好书对于鲟鱼或毛虫的所有描述。他们不会走出图书馆,去最近的小河捉住一条鲟鱼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番。他们也不会到后院去抓几条毛虫,或在自然的环境中研究它们。即便是艾伯塔斯·玛格纳斯或托马斯·阿奎那这样的一流学者,他们也不会询问巴勒斯坦的鲟鱼和马其顿的毛虫与西欧的鲟鱼和毛虫在习性上有什么差异。

偶尔地,也会有一个像罗杰·培根那样特别好奇的人物出现在学者们的讨论会上。他用放大镜或者看起来相当滑稽的显微镜来观察鲟鱼和毛毛虫,证明它们跟《圣经·旧约全书》和亚里士多德所描述的不一样,学者们摇了摇头否认了这个事实。培根走得太远了,他竟然提出了这样的看法,1个小时的实际观察,比花10年的时间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书更有价值。还说虽然那些著名的希腊书籍有用,但还是不要被翻译出来的好。学者们非常害怕,他们急忙去找警察,说:“这个人对国家安全已经构成莫大的威胁。他想让我们学习希腊文,以便阅读亚里士多德的原著。为什么他对现在的拉丁—阿拉伯译本心怀不满呢,这可是我们的人民几百年来一直深爱的文字。还有,他竟然对鱼和昆虫的内部构造如此着迷,他很可能是个险恶的巫术师,妄图用他黑暗的魔法把现有的社会秩序搞乱。”他们极力主张自己的理由,有理有据,把负责捍卫和平秩序的警察也吓住了,赶紧颁布禁令:迫使培根在10年内不再写一个字。可怜的培根深受打击,当他重新开始他的研究时,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他开始用一种奇怪的符号进行研究和写作,让自己同时代的人像掉进烟雾里一样。当教会更加严厉地阻止人们问出一些可能导致怀疑现存秩序或动摇信仰的问题时,培根这个奇怪符号的把戏就更加流行。

然而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什么恶意。那个时代的搜寻者们心里,其实涌动着一种非常善良的感情。他们坚定不移地相信,今生的生命是为了来世的美好生活做准备的。他们深信,了解过多的知识反而使人感到不安,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危险的念头,让怀疑的火种在脑中慢慢滋长,然后走向毁灭。当一个中世纪的学校老师看到他的学生偏离《圣经》和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学说,走入危险的迷途,想独立学习一些东西,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看见年幼的孩子正在走近炽热的火炉,感到异常不安。她知道,如果任由孩子触摸火炉,就会烫伤他的小手,于是她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孩子拉回来,如果情况危急,她就会采取强制措施。不过她是真心疼爱他的孩子,只要他乖乖听话,她就会尽可能对他好。同样,中世纪人们灵魂的守护者在对待信仰这一问题上,要求非常严格。他们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为教会成员提供最好的服务。这些成千上万的虔诚的男女倾尽全力使世人在变化无常的命运面前,学会最大限度的忍耐。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随处可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