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四张面孔(第4/4页)

1936年,日本和伪冀察政委会秘密签订华北防共协定。协定规定:中国军队不得进驻冀察两省。同年,在关东军的支持下,伪蒙古军政府成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反而觉得自己“忍让”了六年的日本,终于开始全面侵华。

面对一头注定要作恶的狼,你的忍让,只是给了它磨牙的时间罢了。

馒头说

在1931之后,自张学良以下,东北军,甚至东北人,似乎都和“不抵抗”三个字扯上了关系。

但事实上,即便是成为沦陷区,东北人也从没有选择放弃,辽宁义勇军、吉林义勇军、黑龙江抗日救国义勇军等纷纷成立,最后会合成了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三省是第一片沦陷的中国国土,也是对抗日本入侵时间最长的一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太多值得记住的名字。

有八位东北抗日联军的女战士,在被关东军包围后,手挽手走向了即将冰封的乌斯浑河,全部牺牲——她们叫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福,她们的故事,就是后来被人传颂的“八女投江”。

有一位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在被捕后饱受关东军令人发指的酷刑,却坚决一字不吐,最后慷慨就义,她的名字叫赵一曼。

还有一个抗联的总指挥,在被叛徒出卖后誓死不降,牺牲后被关东军解剖胃部,发现里面是一些棉絮、树皮和一些连牛都不吃的草根。他的名字叫杨靖宇(杨靖宇的故事,参见本书收录的《他没有军衔,但人人称他“将军”》)。

还有太多太多的东北抗日志士,无论国共,都没有留下名字。他们被关东军逮捕后,受尽酷刑,英勇就义,头颅被高高悬挂在城市的电线杆上。但第二天,还是会有日本士兵被神秘杀死,尸体直接横在马路上。

《泰晤士报》曾经报道:在东北,对于关东军来说,没有一条街道是安全的。

英国人可能无法理解,已经被中央政府“抛弃”的东北人,哪来的那种前仆后继、无畏死亡的动力?那是因为他们可能没有看到,在日本士兵的尸体旁边,会有一张写着四个大字的传单:还我河山!

这就是他们的动力所在,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动力所在。

打不过是客观事实,但坚持打是主观态度。

对于1931年的中国而言,东北的沦陷只是一个国家14年苦难的开始,但也是一个民族觉醒的发端。

一寸山河一寸血。

[1] 指侵吞整个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