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女娲治水(第4/5页)

女娲将伏羲搀起道:“我也没想到这么多,你莫要夸耀!何况,我没照顾好母亲……”

伏羲道:“你对太昊的恩德,可是天恩浩荡。昔日有苍天光芒指路,才有我今日太昊部落,可苍天也有漏洞,有山崩、有地震、泄洪水、生灾难。想我人类,生存于自然之中,要与宇宙之害相搏击,与大虫猛兽相拼斗。而我们头上没长尖尖角,身上也没有荆棘刺。依凭什么去生存,去发展自己?这次女娲领族人挡住天泄洪水,便是补苍天之漏。此大智大勇之举,告谓人类,苍天亦可为人所胜啊!母亲虽死,可她知道你为了族人做了这许多事,定会为你而骄傲的。我们以后要在母亲向往之地为她建一处纪念之所,让她老人家的亡灵永驻人间,看着她的儿女怎么样将人类壮大。”

女娲道:“可如今我太昊之屋所,几乎为地动所毁。众族人只有居于长屋了。”

伏羲道:“所坏之处,可以重建。我们会做得更好!”

女娲道:“房屋可以重建,可火呢?族人的火种,又被全部熄灭了!”

伏羲道:“对于火事,不必再愁了。昔日燧人已经告知了我钻木取火方法,而且我也实验出了新方法,可以用击石相击和石石摩擦而得火。”

伏羲说完,便领了几个族人出去,弄来一些已经晒干的杂草,放于几块石块上,并找来一些白色火石摩擦,不一会的工夫,那杂草便生出火来,族人欢腾一片。女娲听说并亲眼看见火可以再生,便放下心来。

此事过去,女娲领族人抗洪的传奇在太昊传开,她便日渐成了一种神话传说,成了除伏羲之外的另一个神。总之,女娲在太昊人心中的地位,已与伏羲相差无几。特别是伏羲,对女娲的能力也越来越佩服,也越来越相信。他对女娲道:“经过这次自然之灾,我们人类又得以幸存下来,你的功劳不小啊。可是,这自然灾害我们并没有躲开,恐怕还会有天崩、地裂和洪祸之事发生,为了人类,我们应该早做打算才是啊!”

女娲道:“我也想了很多很多,我们以前从岐山姜水山洞出来后,苍天降落了大雨和大洪水,可是,我们却侥幸躲过了那场天灾。此次苍天又降大雨,加上地动山摇,我们人类虽然又损失了很多,就连母亲都去世了,可是苍天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性命,难道这不是苍天在保佑我们吗?”

伏羲道:“是啊,在冥冥之中,我们总是有苍天的护佑!”

女娲道:“不行,苍天如此护佑我们,我们也总得对苍天做点什么才行。伏羲,我想,我们为什么不来祭祀苍天呢!”

“祭祀,怎么祭祀?”伏羲奇怪地问。

女娲却道:“就是我们要向苍天跪拜,也要向苍天献上我们的一份礼物。我们将那些鹿、羊、猪等牲畜烤熟了,敬献给苍天。”

伏羲道:“也对,既然苍天对我太昊部落如此护佑,我们就祭祀苍天吧。女娲,祭祀这件事情,还是由你负责吧!”

女娲道:“好的,我一定做好这件大事,以求苍天继续护佑我等。”

于是,女娲就领族人杀了一只羊、一头猪和一只鹿,并将它们用火烤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她将所有的太昊人聚在一起,对天跪拜,并献上那些鹿、羊、猪等牲品。

伏羲也参加了女娲的祭祀大典。等祭祀完毕以后,女娲和伏羲回去,伏羲道:“祭祀也许是有用的,可是我们人类已经有了思维,就不能完全依靠苍天的保佑了,我们人类也能想办法来躲避那些自然灾难。”

女娲问道:“那你说说,我们怎么做才能避过这些无奈的天灾呢?”

伏羲道:“办法不是没有,我相信肯定是有的,这天空大地也不可能只是像我们见到的那么小。这些日子以来,我走过很多地方,去过很多高山,在山上向东南西北四周望去,每个方向都是一望无际。既然天下如此之大,天灾也不是每个地方都要发生的,所以我想,只要我们一方面发展人口,另一方面将人口疏散到各个不同的地方,即便是灾祸来了,也不可能波及到所有人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生存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