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洪荒漫世(第3/6页)

女娲转到伏羲前面问道:“是吗?怎么记?”

伏羲道:“结绳而记,大的绳结记大事,小的绳结记小事,中间不系的地方可用来表明时间的长短。”

女娲笑道:“你真是聪明,这种办法恐怕只有你才能想得出来啊!”

伏羲就用绳索系了两个疙瘩,对女娲道:“你看,这绳上有两个结,第一个结表示洪水毁灭了姜氏氏族,第二个结,就是你我为了延续人类而兄妹今日成婚。”

女娲抱住伏羲道:“你记得对,记得好,为了人类,也为了我们自己。”

可是就在伏羲与女娲已经完婚成配的第五日下午,竟然有将近上百余个族人来到了成纪。伏羲、女娲、华胥三人都很吃惊。伏羲寻问情况,才知道原来姜水山洞的族人并没有完全被洪水毁灭,还有将近二百余人幸存了下来。

原来,燧人从成纪走后不久,就回到了岐山山洞。他在洞里召开了一次族人的聚会,提出来要离开山洞另创人类新居所的主张。并且向山洞里的族人简单地介绍了伏羲和女娲所开创出的成纪之地。宣布自己也看好了一个地方,那就是群鸟荟萃纷飞之处,说在那里他学会了钻木取火,所以他要在那里建造一处人类的新聚落。

燧人征求山洞族人的意见。这一下,族人热闹起来了,说什么的都有。有赞成伏羲、女娲的,说早知如此,不如早去了成纪之地,跟着伏羲、女娲了。也有赞成燧人主张的,准备跟着他走。还有很多人愿意继续留在岐山山洞内。

燧人根据这种情况,就将这些姜氏族人一分为三。愿意去找伏羲、女娲的,就告诉了他们去到成纪的路,愿意跟燧人走的人,他就都带着。而对于那些愿意留住在原来山洞的族人,燧人也不勉强。告诉他们,等到他的聚落建造起来以后,再来接他们。燧人还强调说,新的聚落都不是住在山洞的,需要搭盖房屋,这段时间可能长些,所以希望年长的族人最好先留在山洞中。燧人又留下少数几个年轻的人来照顾老弱者后,就出发了。

燧人带领这些人出来后,将这些人又一分为二,按着男女、氏族的不同,分出一半人来,让他们去找伏羲和女娲,去找他们新建造的成纪之地,让他们从此处顺着姜水走,当姜水汇入一个大的河流之时,就逆水而行,这样,就能找到伏羲的成纪那个地方。

这些人与燧人惜惜而别。可是他们走啊走啊走错了地方,再加上又遇见了大雨,他们便去了一处山上。在山峰顶上,他们看见那洪水暴虐的情景,听见那洪水震耳欲聋的声音,有人还看见在泛滥的洪水之中,族人被水流冲走的惨烈场面。他们知道岐山姜氏氏族完了,那些洞中的人肯定不在了。

这些人在哭喊声中,走了近几十日,才终于找到了渭水,找到了伏羲的成纪之地。

听完了这些话,伏羲、女娲、华胥三个人对看着,他们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最后华胥道:“你们和我都是族人,有些事情虽然不好意思开口,可是事已经发生,又事出有因,不得不说。前几日大雨刚过之时,伏羲去了姜水山洞,却是不见一个人,我们以为在这场洪水中,族人都已经灭绝了。为了延续人类的生存,由我主张,伏羲、女娲结成夫妇。我们曾经到岐山之顶询问上苍和祖先之意,上苍和祖先也都同意了,现在他们已经完婚成配,可是你们来了,却来晚了。”

族人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不但没有生气和愤怒,还为伏羲、女娲、华胥为了人类而牺牲自己的做法所感动。他们都愿意跟着伏羲,并在渭水成纪这个地方生根落脚。

华胥、伏羲也很感动。他们还没说话,女娲却先道:“这次族人来到了伏羲和我开创的成纪,我们都高兴也欢迎。可是这里和姜氏山洞不同,上次回山洞时,我就说过,人类不应该和野兽一样,要有自己的行为。你们男人要有男人的行为规范,这就叫规,女人要有女人的行为规范,这就叫做矩,两种规范合在一处,就是我们人类的规矩。现在族人来到我们成纪,就要先定好规矩,只有族人都接受了,并按着这个规矩去做了,我们的成纪才能越来越好。可是如果我们定的规矩,你们不听,我看,那我们还不一定能接受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