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颠沛流离悲百姓饥寒交迫涣军心(第2/7页)

长乐公主道:“哦,原来如此,你倒是见事清楚,恩怨分明。一人做事一人当,王伯通与你结下的仇,本不该他的女儿担当。”

两人说了一阵闲话,长乐公主与他讨论剑法,她将公孙大娘传授给她的剑诀背给铁摩勒听,请铁摩勒指教。公孙大娘是当代数一数二的剑术大师,剑学精深尚在段珪璋之上,不过因为长乐公主火候未到,未能运用自如,所以才敌不过精精儿。铁摩勒嗜武如狂,他最初与长乐公主谈话,不过是敷衍敷衍而已,一到讨论剑法,却不由得精神勃发,与长乐公主倾谈,滔滔不绝。

长乐公主从车内抛出一颗梨儿,说道:“铁都尉,你吃颗梨儿,解解渴吧。”铁摩勒道:“谢公主赏赐。”长乐公主叹口气道:“一颗梨儿算不了什么,但只怕离了长安,再过些时,要吃它也不容易了。”铁摩勒也不禁黯然,勉强安慰公主道:“公主安心,咱们不过是暂时走难,总有回来的一天。”他一时改不了口,忘了秦襄的吩咐,又把“驾幸”说成了“走难”,幸而公主似乎也没留意。

说话之间,忽听得兵士喧哗,铁摩勒回头一看,见后面一团火光,却原来是兵士们在放火烧一座桥梁。

火光融融,惊动了玄宗,停车查问。杨国忠奏道:“这是臣下的主意,焚毁桥梁,以防追者。”玄宗叹道:“百姓各欲避贼求生,奈何绝其生路!”乃命高力士率军士速往扑灭之。杨国忠碰了一鼻子灰,做声不得。

走了一会,驾过“左藏”,这是皇家的一个库仓所在,玄宗又见有许多军役,手中各执草把在那里伺候,玄宗因又停下车驾问其缘故,杨国忠奏道:“左藏积有粮食财货颇多,一时不能载去,将来恐为贼所得,臣意欲尽焚之,无为贼守。”玄宗愀然说道:“贼来若无所得,必更苛求百姓,不如留此与之,勿重困吾民。”遂命高力士叱退军役,驱车前进。

铁摩勒见此两事,心中想道:“如此看来,这皇帝尚知爱惜子民,杨国忠却全不顾念百姓,大唐的江山,坏就坏在他们这班人手里。”却不知这正是玄宗的权术,在逃离之际,宗庙难保,自不能不笼络民心。不过话说回来,纵是权术,他到底也要比杨国忠宽厚一些,聪明一些。

逃难途中琐事,不必尽表。只说由于“圣驾”仓皇避难,所带的粮食并不充足,初时还可以就地补给,哪知“圣驾”一逃,风声四播,各地的官员百姓,都知道官家已放弃了京城,贼兵指日可到,俱先逃避。玄宗军驾所过之处,十室九空!数日之后,到了咸阳的行宫——望贤宫,行宫的留守官兵,也尽都逃了,日已晌午,随从军士,犹未进食。

幸喜咸阳郊区,还有一些百姓,护驾大将军陈元礼命令军士进村搜寻食物,百姓或献粝饭,杂以麦豆,不但军士们甘之如饴,王孙辈也争以手掬,食之须臾而尽。玄宗命以金钱重酬,百姓多痛哭失声,玄宗亦挥泪不止。

众百姓中有个白发老翁,携了一篮食物,军士纷纷向他拥去,他却推开军士,说道:“我这是要献给皇上的。”篮中所有,也不过是一些粗饭,军士道:“皇上哪里会吃你这些东西,还是给了我们吧。”那老翁大声说道:“我是要皇上知道甘苦,我还有话要奏禀皇上。”说也奇怪,那老翁衰颜白发,气力却是惊人,他昂然直走,兵士们竟给他推得东倒西歪。

秦襄听得喧闹,走过来看,吃了一惊,说道:“郭老前辈,原来是你。”原来这个老翁名叫郭从瑾,少年时候,也曾是一位名震江湖的侠客,中年之后,闭门隐居,传了一个徒弟,他的徒弟比他的名头更响,乃是与段珪璋、南霁云差不多齐名的金剑青囊杜百英。

秦襄认得是他,问知来意,便道:“老丈请稍待片刻,容我先行奏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