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定下婚约(第4/9页)

这天,林清芬一身淡紫色纱衫进门,笑容满面地向师父师母请安,竟一似平日模样。徐士清心想,她父母大约未把滨儿婚配之事告诉她,要不依她的脾气,稍有不顺心就要大哭大闹,更别说这婚姻大事的失利了。但也有可能,之事她爹妈一门心思要把她嫁到我家,她自家却对滨儿并不倾心。

徐士清,文蕙受她一拜后,即叫她起身坐下。文蕙有点尴尬,也说不出什么话,拉住了她的一双纤手爱怜地抚摸着。

徐士清道:“外甥女,今年端午你又回了家,姨父赠你的粽子,扇子你还要吗?”

“姨父,怎么不要?就怕你不肯给。这几天在家里我还想着姨父今年给我的扇子上写着什么字呢,该不会又是个‘勤’字吧?”她娇滴滴地问。

徐士清笑道:“送你‘勤’字不好吗?”

林清芬道:“不好!不好!你一连几年都送我个‘勤’字,好像我是个懒姑娘,弄得我怪难为情的。姨父,你就没有更好的字送给我了吗?”说着撅起了小嘴,神态十分可爱。文蕙喜得一把将她搂在怀里,笑道:“乖甥女,今年不是‘勤’了。”

“真的?”清芬满面生春,忽然又嘟嘟嘴道:“不要是个‘俭’,或者是个‘苦’,那还不如‘勤’呢!”

徐士清心想,这丫头真不懂事,自己苦心提醒,她竟以为戏言,于是颇扫兴地拿出一把团扇,递给她道:“你自己看吧!”

林清芬接过团扇,只见正面写了个“乐”字;忙看看反面,却是唐人王维的两句诗: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她先是一惊,随即喜上眉梢,向徐士清夫妇下拜道:“多谢师父、师母吉言。”文蕙急忙搀她起来,拿了两个粽子给她道:“这几个是我亲自包的,有许多种馅儿,你吃吃看、比你妈包的怎么样?”

林清芬忙接过,躬身道:“多谢姨妈。我妈今年一个都没包,她说家里有的是丫环仆妇,哪轮得到她动手,她也没这种好心情。”

“你爹还是没回家吗?”文蕙问道。

林清芬道:“可不是,他整日住在店铺里,一回家,也是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练功,我娘压根儿见不着他。”

文蕙叹了口气道:“你爹就是太好强了。”又道,“那你平日就多回去跟你娘作作伴吧!”

哪料林清芬却笑了起来:“这我可不管,我还是喜欢待在姨妈家里。”说完,又行了个礼,喜鹊似的飞走了。

文蕙忧心忡忡地问丈夫:“你看这件事她知不知道?”徐士清皱眉道:“谁知道!一点儿也不懂事,我给她个‘乐’字,原希望她遇事快快乐乐;可她真是太没心事了,对她自己的妈竟也毫不关心。你妹子养了这种女儿,可不是白养吗?亏得没娶她做媳妇。而今我们就等喜帖印好,备一份重礼,到玉龙山庄去走一遭,我也不想为这事伤了两家和气。”

过了数日,徐士清和文蕙便一起手持喜帖,携重礼来到玉龙山庄。徐士清已好久未来,在以前的印象中,玉龙山庄又小又破,但这次他骑马在庄门口朝里一望,却见里边屋宇连绵,更添几座高楼,好不富丽堂皇,可见他这位连襟近年来敛财有方。

山庄门口站着五六位壮丁,见有人来,忙拦住。

其中有一二人认识云台山庄的庄主夫人,见她身旁之人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估摸是徐士清庄主,忙上前笑迎,却躬身道:“未得庄主许可,实是不敢放任何人进入,请徐庄主恕小人不恭之罪。”

一会儿,林涌泉、文兰夫妇从里赶来。林涌泉连连拱手,赔罪道:“看门粗汉有眼无珠,竟把姐姐、姐夫挡在门外,实是令小弟夫妇惭愧之至,望乞恕罪。快请!快请!”说罢,亲自拉住两匹马的缰绳,两人跳下马来,早有下人牵走。林涌泉在前引路,文兰挽着姐姐的手,进入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