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叁隆庆池畔(第2/5页)

唐中宗知道韦后口中的“南山女妖”,说的是妹妹太平公主。他这个妹妹相貌和气质上都像极了母亲武则天,杀伐决断,极富魄力。虽然中宗是兄长,但是见到这个妹妹,心中总不免生起一丝怯意。

不是没有机会和借口,然而中宗总是狠不下心肠。他想起武周时遍地血腥、骨肉相残的一幕幕,实在不忍心再擅动刀兵,大开杀戒。难道就没有不杀人、不流血的方法来治国吗?因此,韦后今日重提要诛灭妹妹的主张,中宗只是低着头默然不语。

安乐公主和她母后一样,也是火暴的脾气,她见中宗不说话,就急吼吼地催促:“父皇,你倒是宣个旨意啊,难道任由他们王气旺盛,终有一天酿成大祸不成?”

中宗不答,转而问道:“这隆庆池王气腾盛之说,是出于何人之口?”

“听说是渭水桥边一个疯道人所说。”安乐公主话刚出口,却见韦后对她大使眼色,心想糟了,说是道人所说也罢了,还加上一个“疯”字,这不是自己挖坑埋自己吗?

果然只听中宗说道:“既然是疯子所言,恐怕是无稽之谈……”话还没说完,韦后截断他的话说道:“仙道高人,往往装疯卖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中宗面露难色,一时不知所措。正在此时,只听有人传呼:“上官昭容到!”

话音未落,满面春风的上官婉儿就款步走了进来,虽然年逾四十,上官婉儿的皮肤依然嫩滑粉白,五官也生得玲珑可爱。她的身躯本来就不似韦后那般丰硕肥胖,如今身穿一件宝蓝色瑞锦长裙,外罩平金绣鸳鸟纹锦半臂,显得袅袅盈盈,妩媚多姿。

只见上官婉儿眼波一转,看出来是这母女俩又在让中宗左右为难,问清原委后,她嫣然一笑道:“百岁医仙孙思邈先生有言:‘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皇后和公主都是见识不凡,忠心为国分忧啊。”

婉儿看韦后神色渐和,又对中宗说道:“请圣上勿忧,慈恩寺近来入驻了一位天竺神僧,法术通玄,待我派人向他请示禳解之术,定能将隆庆池所谓的王气镇压禁制。料那五坊小小的‘王气’,怎比得上陛下洪福齐天的瑞气!”

中宗听了,顿时龙颜大悦,胖脸上笑逐颜开。

接着,婉儿又眼眉一挑,神神秘秘地说道:“请皇后移步内室,我有要事禀告。”安乐公主心直嘴快,跟着起身道:“什么事情啊,我也去听听。”只见韦后突然脸上一红,少见地露出一丝忸怩之色,轻声叱道:“裹儿,别啰唣!”

只听韦后和上官婉儿轻声谈笑着携手走远,安乐公主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对中宗说:“那个上官婉儿啊,肯定又是给母后物色了清俊美貌的少年郎君了!”中宗装聋作痴,懒懒地挥手道:“休得胡说,下去吧!”

这隆庆池畔的饮宴和戏象,就是上官婉儿提议的禳解之术,据说来自那位天竺神僧的推算。安乐公主最喜欢的就是饮宴和热闹,首先拍手赞同,唐中宗见这办法不动刀兵,十分和谐,自然依从。

韦后虽然觉得这个举措有点隔靴搔痒,不够解恨,但前天晚上品尝了上官婉儿新物色的那个美少年后,心怀大畅,心里只惦记着再去秘所私会,于是她也没再生事取闹,只是假借身体不适,没有去隆庆池饮宴。太平公主虽然勉强前来,但没多久,就借故告退了。中宗情知此事定然令她大大地不快,不免心中有愧,所以也不阻拦。

一头大白象用鼻子卷起白玉酒碗,里面盛的是黑如纯漆的龙膏酒,这酒传自波斯,名贵非常。只见大象摇摇晃晃地来到御席前,给唐中宗敬酒,一时间千百名大臣、兵士和百姓齐呼万岁,江山在手,万众蚁服,这感觉真好啊!唐中宗未饮先醉,早已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