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章 亡命剑道(第5/5页)

这个人就是刘邦!

刘邦迟迟不曾出手,是因为他确实有鉴赏韩信真正实力的念头,只不过他起这个念头的动机并非如韩信所想,而是想看看韩信的实力是否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若与项羽争霸天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搜罗天下精英,归我所用,倘若连这一点也做不到,论及实力,论及势力,论及根基,论及名望……凡此种种,他与项羽相较都是尽落下风,这也是他一直隐忍不发、低调行事的原因,可他并不是无条件地吸纳人才,他用人的原则,讲究的是绝对控制,如果不能驾驭其心,便是如纪空手这等百年不遇的奇才,他也是杀之不足可惜。

当他看到韩信刺出这惊人的一剑时,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为韩信演绎出来的剑意而感到吃惊。以他的目力,尚且看不出这一剑式的破绽,那么韩信的实力实是达到了不可小觑的地步。不过吹笛翁以独特的方式化去这灭顶之灾,却又让刘邦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呼……”他没有犹豫,眼见吹笛翁跌退的同时,他的身形迅速跟进,大手扬起,向吹笛翁握剑的手拍去。

吹笛翁出于本能地向后直退,由于一时气血不续,行动之缓,与常人无异,而且他这一退之后,身上露出了太多的空门,根本无法挡住刘邦的雷霆一击。

刘邦并不觉得这是自己绝佳的机会,反而更加谨慎,更加小心。卫三公子曾经说过:“越是平坦的道路,就越是容易让人摔跤。所以得意之时更要小心,否则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追悔莫及!”刘邦始终将之当作至理名言,是以他眼见得手之际,并不为之窃喜,而是劲力陡发,掌幻万千,封锁了吹笛翁反击的任何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