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海上张骞(第6/25页)

待得百把个海盗上了宝船,陆镇估计至少已上了一半,便一挥手,二十五艘宝船最高的主桅上冉冉升起红旗,在斜阳映照下其红似血。

几乎是同时,训练有素的火枪手和弓箭手从各个意想不到的角落跳出来,各就最佳射击位置,一时之间枪箭齐发,杀声震天。海盗们这才猛然惊觉自己上了“贼船”,可是已经没有任何反应的余地,一排排中枪中箭,或倒卧甲板或跌落海中,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陆镇挥手再升第二面红旗,隐藏在宝船甲板下宽大空间里的火炮开始轰发。如此近距离发射,弹无虚发,陈祖义的二十五艘船被打得支离破碎,好些地方已经着火,留在船上的海盗不知是该救火,还是跳海逃命。这时宝船主桅上又出现第三面红旗,陆镇训练的精锐水师这才如狼似虎地通过板桥杀上敌船。

这场海战在黑夜来临之前便已结束。陈祖义的二十五艘船舰,遭火炮打沉了八艘,烧毁了十艘,剩下七艘束手就擒,陈祖义本人也遭生擒。五千名海盗,除了少数落海后游水逃离战场上了岸,大多死在海港中及宝船甲板上。海盗们带上船的补给木箱散了一甲板,打开来看,里面那有什么补给物品,全是兵器及火药。陆镇连忙下令升帆动橹,尽快离开仍在燃烧的敌船,以免遭到连累引爆。

王景弘对陆镇道:“陆总兵用兵如神,牛刀小试便教海贼灰飞烟灭。”

郑和默默想了想,再次伸出大拇指道:“犹记从浏家港到长乐的途中,陆总兵操演了两百兵士‘敌舰近战’的阵式,当时只觉精彩,今日实战中才见到你水战的真功夫;五千海盗,一半歼于船上,一半死于海中,真乃不得了的将才。我回到京师,定要奏请皇上好好重用。”陆镇只淡淡地谢了。

永乐五年九月初二,郑和率着庞大的船队回国,两万多将士、船员个个兴高采烈。当船舰靠岸时,岸上迎接的官员与百姓欢声雷动,船上的军士不少人流下热泪。于是,郑和的第一次远征西洋,顺利完成了任务。

陈祖义原是个逃犯,有旧案在身,回国后便问了斩,有功官兵各有赏赐。郑和及王景弘向永乐帝朱棣详细报告了西航的经过,朱棣十分高兴,虽然没有寻到建文的踪迹,但此行使大明的国威远播到古里国,南洋诸国有的已经来朝,有的先送贡品,可以说将朱棣的这番雄心大志发挥得淋漓尽致。郑和带回来的南洋珍宝,以及与诸国的商贸协议,更让朱棣大为满意。

但是郑和个人却带着一个晴天霹雳的恶耗,悲痛地离开了朱棣的议政大殿。徐皇后在七月因病长辞了。

郑和强忍住泪水,想到自己在明军征滇时遭受阉割,尔后随蓝玉的部队被押解到南京,傅友德将他送给了燕王朱棣,那时他才十四岁,从此在燕王府中受到当时的燕王妃的教导及照顾,一路从小太监拉拔到燕王府总管。这位上下人缘极佳的燕王妃,待郑和是主母亦如长姐。后来朱棣发掘了他的军事才干,将他调到军中侍候,但他这一生若要说最大的恩人,也是亲人,便是这位昔日的燕王妃,今日的徐皇后,大行仁孝皇后。

郑和如丧考妣地到了后宫,一个旧识的老太监出来相迎,两人相见都流下泪来。老太监先带郑和到了后宫的小佛堂里,只见鲜花、素果供着大行仁孝皇后的牌位,郑和焚香跪拜,久久说不出话来。

老太监道:“自你率船队下西洋后,皇后身子较之前更加衰弱,皇上急得不得了,太医也束手无策。皇后对皇上说,一连数夜都梦见天冠菩萨在一道场开水路法会,拔济诸鬼。那些鬼有的断头,有的断肢,还有一些全身零碎,惨不忍睹,更有一个全身焦黑如炭的厉鬼瞪眼怒目而视。皇后夜夜被惊醒,皇宫里请了高僧、道长来搞了几日几夜也不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