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新锦衣卫(第5/26页)

章逸赞道:“郑学士好渊博,俺以前识得一个姓沙的商人专贩壮阳药,他告诉我姓沙的都是神农氏的后人,受封在沙县才姓沙。他既是神农氏之后,便也选择卖药为生。”郑洽笑道:“那有此事,他是糊弄你的。”章逸道:“说实话俺也不信,便对他说:‘那神农氏亲嚐百草,你也亲嚐各种壮阳药?’”

这时酒菜送上来,店中也有别的客人进来吃酒饭,章逸便压低了嗓子道:“麻烦的是一金一鲁那边要有个说法,郑学士,您瞧咱们怎么讲?”郑洽道:“咱们这些事既是上头交下来的,还有什么好瞒着的?便只好直说了。不过皇上现在不想弄得内部不安,你要讲得婉转客气些。”章逸暗叹:“唉,这些书呆子。”口中却道:“郑学士说得不错,我打算请上头赐俺一个头衔,就叫作锦衣卫练兵佥事,负责招募训练新人。咱们拣些事一面报告金鲁二人,一面透过学士您直接禀告皇上,那金鲁二人定会将一些重要事呈禀上去,皇上只须若有若无地表示一下他已知晓了,这就够了。”

郑洽道:“你是说,你是说……让金鲁二人知道你这边另有管道直通皇上?”章逸笑道:“不错,这样俺见了金、鲁两位上司,该行礼就行礼,该笑嘻嘻就还是笑嘻嘻,他们却不敢随便动我。”

郑洽望了他一眼,想了一遍,觉得此计大妙,赞道:“章逸,你从那里学来这些花样?真高明啊。”章逸道:“过奖,过奖。”然后压低了嗓子道:“但皇上那边要您去打点啊。”心中却暗道:“没有这些心思,在锦衣卫这种人吃人的地方,怎可能活下去?”

这时郑娘子亲自送来一壶新烫的好酒,给两人斟了,对郑洽道:“郑学士你嚐嚐,我这新开封的老酒比您家乡的如何?”郑洽一饮而尽,赞声好酒。章逸问道:“芫儿今日没有在家?”郑娘子道:“芫儿自从少林寺回来后,好像人回来了,心思却留在少林。她每天待在灵谷寺,担忧傅翔的下落,又没有朱泛陪她解闷,我瞧她都要愁出病来了。”

章逸道:“娘子且宽心,明日起芫儿便会回城里来住了。”郑娘子用眼睛问:“真的?”章逸用点头回答:“千真万确。”

这时候,皇宫里的议事厅仍然烛火通明。建文皇帝朱允炆坐在一张小龙椅上,听新上任的兵部尚书齐泰报告。两边赐坐的还有黄子澄、方孝孺及徐辉祖。

齐泰果如徐辉祖预料,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取代了原任的茹瑺,茹瑺则调任吏部尚书。此时齐泰意气风发地指着铺在建文面前地毯上的一幅地图,说明各地军事情况。

这幅地图画得十分详细,不但重要城池、山脉、河流、关隘、兵力布置无一遗漏,每个兵镇的将领姓名也注明其上,乃是齐泰亲手所绘。齐泰做完了形势分析,退到徐辉祖旁边,建文赐坐,然后要徐辉祖补陈意见。

徐辉祖道:“齐尚书所报甚为详尽,唯各地兵力皆为各守镇自行所报,数目屡有差错。为求落实,可请地方官员就近核实密报朝廷,如此一一核对,便知端的。”

方孝孺奏道:“徐都督的建议甚为重要,兵力若不能核实,平时粮饷上易有浮报,战时累朝廷对兵力自我高估,乃是用兵之大忌,不可不慎。”

那齐泰听了,面现不悦之色,反驳奏道:“微臣向皇上呈报之图,乃臣亲手所绘,图中所有数字皆经臣仔细核对无误,应属可靠。若如徐都督及方学士所言,臣岂不犯了欺君之罪?”徐辉祖道:“不敢,不敢,就只怕各地方镇守的军头向兵部虚报。”

齐泰还待争辩,建文皇帝忽道:“朕素知齐泰对各地军情防务了若指掌,人名数字皆牢记在心,想来不会有误。倒是几个防守北疆的藩王,他们的兵力分布及数量是否妥当?齐泰,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