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神卦通天玄(第2/3页)

更何况长生老人一脉的传承根基,原本就是三才卦书《太玄经》的高人注解版本,其实真说起来,占卜一项才是他们最拿手的地方。只是因为长生老人从来都不信命,不算命,也不教宿命,故而众人对一切祸福吉凶只是多少有个感知,却不能准确描述把握,多少还是有些不足。

而作为众人的师父,长生老人自己就对占卜一事十分擅长。虽然平时因为这事儿与他本人的理念有些偏差,可是到了这等时候,长生老人倒也不顾了这么许多,只得违背一下平时的习惯,将多年不用的占卜之术重新拿起,准备一卜这北方的武林大会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情况,竟然叫得两家弟子都这般狼狈回来。

这占卜之术也是古已有之,往古鸿蒙之始便有先民烧龟甲,看星象来判断祸福吉凶。轩辕黄帝之后,八卦之法流传于民间,在周文王姬昌羑里之困,推演《周易》之后,占卜一门学问更是在中原大地之上异彩顿生,几乎众人百姓多少都会一些,及至现在,还有好多俗话成语是出自《易经》,也是其真实不虚地流传广远。

只是秦统一六国之后,始皇帝因为受到了方士的蒙蔽,愤怒之下下令断绝一切方术传承,易数作为方术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自然也是受到了牵连,多有缺失遗漏。之后春秋战国,儒家先贤孔老夫子处于传播儒道的目的,又是对仅存的一部分《易经》进行了大量的修整以及注释,使得整个易数都是近乎支离破碎,在不成为一门完整的学问,传承早已断绝。

加上历朝历代以来,皇家都是喜欢将天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要是寻常百姓都能掐指一算,得窥天机,却是十分不利于封建集权的统治。故而近千年以来,皇室对易数的传播也是进行了极大程度上的打压,一方面禁止其古老道理的传承,一方面大力推行孔老夫子注释过的《易经》。到得隋代开创科举制度之后,这种文化上的引导达到了一个巅峰,后世甚少出现像诸葛武侯那般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只不过是读懂了半本《易经》的人物。

前朝李唐盛世,撑死也就是出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神人,或能沟通天地,使用易数。只可惜两位的占卜之术也未能完整流传下来,甚至民间或有传说,两人皆是因言获罪,也可能是因为泄露天机,最终都没能落得太好的下场。

到得有宋一朝,所谓“国师”、“天师”之位甚至不再设立,却是并非朝廷无心使用异人,而是因为这等精通占卜之术的能人异士实在太少。偶尔冒出来的几位,或是招摇撞骗,用些金评彩挂手段招摇撞骗,蒙蔽世人;或是真有才学,却是能够趋吉避凶,远离朝廷官场,偏安一隅,躲在某处过自己的小日子,别说是出来预言天下大事,就是日常生活的祸福吉凶也是随缘,生活十分平淡,也是十分知足。

长生老人就是这样的一位。

准确地说,是长生老人老两口都是这样的人物。长生老人自己精通道家经典,又是真实不虚的太玄一脉传人,真真是手指一搓就知道吉凶祸福,抬头一看就明晰死生天机的人物。只是长生老人这些年来近乎自我封闭,既不愿意使用这等手段,也未曾将其传承下去,这才使得众人都不甚明白他老人家掌握了这门手艺。

而长生老人的妻子,众人的师娘,更是因为其神异到有些不可思议的来历,完全通晓自汉武大帝开国以后近两千余年的事情,虽然不能对日常生活进行趋吉避凶,可是一旦师娘作出的决定论断,就是长生老人也只能乖乖拜服,顺天而行,绝不敢触碰违背半分。严格来说,师娘预言的事情不是占卜,而是直接断定因果,由果而推因。只要她认定不可能的事情,结果就是已然确定,无论中间发生多少变数,都不会影响结果分毫。这等手段,却是比之长生老人还要厉害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