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江湖篇 第七章 约战少林(第4/6页)

般若院专司搜集江湖之上各门各派的武功家数,然后编辑成册,以贡少林弟子参详比较,或是创制新招。少林寺七十二项绝艺中就有相当多的武功乃是来自般若院,无忧大师常常涉足江湖,收集武林中的新鲜招式,见多识广,所以比无痕禅师多懂一些人情世故。

无痕大师长出了一口气,道:“如此我就放心了。既然她是冲着我们来的,就让我们这几把老骨头去挨挨越女宫的神剑好了。”

众位老僧都笑了起来。

“阿弥陀佛,”菩提院的主事无量禅师忽然道,“方丈师兄,达摩祖师所创少林寺所为何事?弘扬佛法,钻研禅理,普渡苍生才是本寺正道。武功比试,江湖虚名不过是鸡虫争鸣的小事,实不足以介怀。方丈师兄何不将此事搁下,不作理会。所谓万事皆有前因,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环,应当随缘面对。”

无量禅师乃是十三棍僧之首,武功盖世,禅功精湛,主持菩提院,专研禅机佛理,对于江湖中的风云变化完全不感兴趣。

“阿弥陀佛,无量师兄金玉良言,贫僧深以为然。”一直没有说话的藏经阁主事无休禅师开口道,“老衲执掌藏经阁多年,本寺僧众入阁之后,多去钻研七十二项绝艺,勇猛精进,废寝忘食。而对于金刚经,法华经,阿含经和迦楞经却碰也不碰。这些禅经佛理积尘日深,无人理会。而七十二绝技的手抄本却被翻得封页横飞,破烂不堪,实在是本末倒置,不知所谓。”

无畏僧看了无痕大师一眼,无痕大师瞟了脸色微红的无忧大师一眼,三个人脸上同时露出惭愧之色,垂下头来。

无尘大师沉思了良久,道:“我派自达摩祖师始,确立禅宗正统的地位,历经百余年来的风雨飘摇,经五代十国,隋末唐初,仍然屹立如山,僧众云集,而曾经盛行一时,与禅宗分庭抗礼的净土宗,青黄两宗却渐渐势危,颇有后继无力之感,诸位可知原因否?”

无量大师长颂一声佛号,道:“本宗佛法不重形式,废除诸项繁文缛节,讲究缘法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法理简明深刻,引人入胜,乃是佛法正道,皈依者众,乃是当然之事。”

无尘大师点了点头,道:“这确是原因之一。”

无休大师听出方丈的言外之意,道:“方丈师兄莫非另有高见?”

“阿弥陀佛!”无尘大师缓缓点了点头,道,“诸位师弟可知南北朝之时,中原有多少佛寺?”

无休大师主持藏经阁,知闻甚博,忙道:“有名的大约有五百多座,没有列入典籍的,相信有上千座之多。”

“正是。”无尘大师抚掌道,“如今这些寺庙安在?”

“唉,大多毁于战火,实令人嗟叹。”无量大师长叹一声,脸上露出悲天悯人之色。

无尘大师又道:“而为何我少林寺又能够在烽火连绵中屹立如初,绵延至今?”

无畏僧猛地一拍大腿,道:“照啊,方丈,那是因为我们少林寺讲求以武健身,以武护道,以武降魔。历代训练武僧护院,才能保证禅宗佛法的昌盛。”

无尘大师含笑点头,道:“不仅如此,我寺自红叶禅师始便有自强不息的传统,广开耕地,招募俗家弟子,交习武功,太平之时,用于强身健体,乱世之时,用于保寺护国。所以虽然经历两百余年连绵不绝的战火,仍然粮草充足,香火旺盛。这正是少林寺生生不息之因由。我寺前辈弟子创制七十二项绝技也正是因为遵循这自强不息的生存之道。”

无休大师听罢连连点头,道:“方丈师兄所言甚是,少林寺之所以屹立至今,实是我寺武僧抛头颅,洒热血,用千千万万奋战不屈的性命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