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回 奉君命清澄讨复叛贼 应机变素藤易牛狼囚(第6/7页)

这时医生同两三个士兵从里边慌里慌张地跑出来,对清澄等人说:“方才给随同敌人使者回来的登桐大人和浦安大人喂药,误将药碗弄翻了,药水溅到他们的脸上,说也奇怪,那两个人竟不是登桐和友胜大人,而变成了两个稻草人。”清澄和高宗、逸友听了禀报,十分吃惊,不知是怎回事儿,急忙起身同到那里一看,果然是两个稻草人横卧在垫子上。他们心想:“本来看着是良干和友胜,怎么竟是此物?”这时他们才明白过来,但已悔之晚矣。对犯了这么大的过失,既羞愧又后悔,三个人瞪着眼睛、搓着手,好似在寻思什么,但已无计可施。其中逸友恨得高声喊道:“可恨馆山的那个妖婆,竟用妖术蒙骗了我们的眼睛,将两个俘虏夺走,他们走不了多远,待某追上那两个使者,把愿八和狼之介捉回来。士兵们,给我备马!”他暴跳如雷地大喊大叫。高宗也想同他一起动身,清澄急忙劝阻道:“小森和田税不要性急,用这种妖术骗人的金刚禅师们(3) ,即使骑着快马也是追不上的。如果太莽撞则会酿成笑柄。对以智力难以征服的妖法无边的敌人,性急了反会上他们的圈套。要先向稻村禀报,听听主君的旨意,以免后难。世之大将在战场上君命有所不受,这虽是唐山的制度,但也要因地制宜。进退赏罚以心为师,为所欲为,并非为臣者的本分。请听我的劝告吧。”他好似有些抱怨地在劝说,逸友和高宗觉得有些理屈,沉吟半晌,不觉一同长叹口气说:“还是宿老确有高见,那就赶紧报告稻村将军,听候国主的旨意吧。请快快找信使前来。”二人异口同声地催促,清澄便下定决心,让高宗执笔,将交战伊始直至今日这次妖尼变幻之事,详细写了几条。清澄赶快唤安西出来介景次和跟随自己多年的年轻侍卫诘茂佳桔前来,吩咐他们火速去稻村。他将信交给出来介说:“速将这封书信送到东六郎府,听候旨意。我借给汝等好马,佳桔也一同骑马去。路上不得拖延。”清澄严厉地吩咐后,高宗和逸友也嘱咐说:“馆山的那个妖尼,妖术莫测,日前堀内藏人和武者助都受了骗,路上一定得小心,不要停留。快去,快去!”出来介欣然领命说:“在下等前已立志,要在这次征讨中立功,可是复五郎初战便负了重伤,现在还起不来。在下也正愁着没有立功,接受这个火急的使命甚感光荣。今晚连夜飞马前往,明日天未明就可到达稻村城。请您放心。”他回答后急忙与佳桔一同退下,准备好行装将书信挂在颈上,二人并骑急速投奔稻村。

这时日已西斜,是申时下刻,出来介和佳桔通宵马不停蹄,次日天明便赶到稻村城。他们对正门的守城兵说:“我们从上总殿台大营来,是荒川清澄派来的信使。”说罢二人下了马,来到东六郎辰相府请求进见,说明来意,禀报了馆山的战况,然后将由清澄等联名的书信呈上去。辰相慰劳了出来介和佳桔,让他们暂时留在府上,然后将那封信装在公文袋内,让年轻侍卫拿着去见主君。过了片刻,杉仓氏元、堀内贞行也来谒见主君,辰相向他们说明此事后,正待一同拆看书信之际,义成走出来让近侍把那封书信读给他听。书信的第一条写的是:清澄等进抵馆山便与素藤交锋,当我方获胜之际,素藤军中有个叫妙椿的奇怪尼姑,使用妖术突然刮起狂风,飞沙走石,树倒房塌,天昏地暗,我方因而撤退,不少士兵被杀死,受伤的有麻吕五郎等七八十人。其中浦安牛助友胜因落马伤了脚,成了敌人的俘虏。没等把这条读完,义成就惊叹道:“啊,好险哪,好险!果然有个坏家伙在帮助素藤。前次欺骗贞行等从半路返回来,挖地道从诹访的大树洞内出来伏兵,大概都是那个尼姑之所为吧?那么下一条写的是什么?”接着又读第二条:然而清澄、高宗、逸友等并未受伤,急忙集合残兵向羽贺退却。当天晚上,砺时愿八业当和奥利狼之介出高两个贼徒率领五百名士兵去偷袭羽贺营寨,因清澄早已预料,以伏兵予以击破,擒拿了贼徒的头领出高和业当。次日便移屯殿台,写得很详细。义成含笑道:“好计策!很快便为白天的败仗雪了耻。下边呢?”近侍又读第三条给他听:“素藤等诡计多端,提出来愿以登桐山八郎良干和浦安牛助友胜交换昨夜被我方生擒的俘虏贼徒砺时愿八业当和奥利狼之介出高。今日清晨,素藤从馆山贼营派来的两个使者再三请求,经过我等再三商讨,确信无有所失后便答应了素藤的请求。先接收了良干和友胜,然后才把业当和出高交给素藤的使者,放他们回去。可是不料,良干和友胜并非真人,而是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