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预选 b小调奏鸣曲(第4/8页)

单薄的音,吵闹的音,是不行的。必须是饱满的,像刚烘干的被子一样蓬松,而且保持着刚刚好的潮湿。就像恋人们湿润的眼睛,需要有“水分”。让人感觉到这份润泽,需要钢琴家自己游刃有余。

为了不发出杂音,需要力气。要隐去脚步声,脚上又不能没有力气。要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拿杯子的手要有在空中支撑住杯子的力气。

要弹出浪漫的声音,需要强韧的力量,不管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

这就是我们对“成年人”的要求。

马赛尔这样想。

必须变得更强。

强韧的身体、强韧的精神,才能发出“浪漫”的琴声。

当然,在真正的演奏中,不能考虑这么多问题。

之前所有的失败记忆都化为一片阴影在心中掠过。

现在,马赛尔正在心无旁骛地演奏着自己追求的“浪漫”,以绝妙的“甜度”、绝妙的节奏。

在真正的演出中,他只是单纯地解放了自己想要歌唱的心。

经过数段优美的旋律之后,观众在陶醉之后迎来了极其自然的结尾。

陶醉之后是沉默,马赛尔再次露出笑容,站起身来,同时,全场响起了狂热的掌声。

马赛尔感到观众席的温度升高了。观众和他一样喜欢“浪漫”的音乐。

他更加放下心来。

听众如马赛尔所愿,依次被他以不同风格的曲子唤醒了感情,到目前为止,演奏进行得很顺利。

好,准备好了。

马赛尔再次振作精神。

第三首曲子,也就是今天自己曲目中的主菜。

弗朗西斯·李斯特的名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

这首曲子作于一八五二年至一八五三年,初次公演是在一八五七年。

李斯特当时已经不再弹奏钢琴,由他的弟子汉斯·冯·彪罗演奏。

这首曲子是著名的钢琴曲杰作,但作为奏鸣曲却有些与众不同。虽然冠名为“奏鸣曲”,但在发表时,这首曲子是否算得上是奏鸣曲,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它的结构是崭新的,因此陷入激烈的争论中,一时成为一个话题。

通常奏鸣曲都是每个乐章分明,分为主题部和展开部。这首曲子却没有分出乐章,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乐章。这是它最特别的地方。

这首曲子很长,有近三十分钟,在难度普遍偏高的李斯特的曲子中,也是难度最高的曲子,有各种技术要求。

其复杂而精妙的结构被反复研究,马赛尔每次听到这首曲子,就感到它有周到的伏线,精巧的构造,就像一部长篇小说。

对,这就是音符写就的波澜壮阔的故事。

写的人,读的人,都需要有力量。

必须像游吟诗人一样,把这首曲子整个装进身体里,在舞台上讲述出这个以漂亮的文笔写出的充满企图的故事。

这首曲子,他从小时候就反复倾听,练习的时候也过了几遍。早已完全记下来了。

不过,马赛尔还是从再次仔细地读谱开始了。

乐谱就是设计图,是构成《b小调奏鸣曲》这座宏大庙宇的一块块砖石。

每块砖应该放在哪里,起什么样的作用?

马赛尔仿佛在看巨大的建筑物的透视图,不漏过每一个细节,仔细读着乐谱。

越是读谱,越是惊叹。

这是多么精致、多么美丽的谱子啊。

名曲光是看乐谱,就会让人感到“美丽”。光是看一看,就知道这首曲子很出色。张弛有度,光从结构上来看,就仿佛是美丽的纹样。就算是不会读谱的孩子,都会觉得纸上描绘的是十分吸引人的花纹,栩栩如生,美丽无双。

当然,乐谱还有其他版本,这是否百分百是李斯特的原创,在细节上尚存疑点。有些部分也许是后世改写或是订正过的,不过从乐谱给人的整体印象和它本身的平衡感上来说,仍然是经得起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