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页)

老人用手指指柳树,身后的男子便弯腰走近柳树,小心地将贴在树干的标语撕下。

“上面传话下来,看到这玩意儿就得马上撕下。”老人解释说。

老人的家虽在附近,走起来还真有段距离,但正好是去玉岭的方向,不算绕远路。

看样子老人是地方上的财主,宅院在那一带算是最大的,呈“匚”字形,灰色砖壁显得很堂皇。

进门就是院子,入江被领进左边的屋子。

从这里,隔着院子看得见对面的房间。农村比较开放,门都不关,对面房间聚集了许多人。刚才听说有庙会,所以才会聚集在这里。

入江被领进的房间像是不久前有人待过,屋里乱七八糟。

“请等会儿,马上就叫人送茶来!”

说完,老人退回到里屋去了。

接替老人的是个年约十五六岁圆脸的女孩,“对不起,我来整理房间。”

视线相遇,入江感到女孩儿的眼里有敌意。

她收拾起房间角落桌上散乱的纸。

入江不经心地望向那里,看到刚才贴在柳树上写着“最后胜利不待龟卜”的标语,数量很多,有一百张以上。

“嘿,这么多!”

入江站起来,探身瞄了一眼。

还有写着其他文句的标语——

誓以铁血收复失地,

彻底抗战驱除倭寇。

统统是抗日标语。标语一角有的被撕破,有的有变了色的浆糊痕迹,可能都是从哪儿没收来的。女孩儿并不理会入江,好像很忙的样子胡乱收拾着,看得出是故意的。

“这些要怎么处理?”入江问道。

女孩儿停下手,带着怒气答道:

“要卖的!”

“要卖?卖给谁?”

女孩儿没答话。

“日本兵吗?”

女孩儿默不作声,摇了摇头。

“南京来的?”

虽自觉唠叨,入江还是问了。提到南京方面的人,大抵是指投靠日本的中国人。

女孩儿很干脆、清楚地回答说:

“对了,要卖给从南京来的谢世育。”

“特地从南京来买呀?真了不得!”

“他人就在这里,那男人,在玉岭。”

女孩儿嘟着嘴说道。

看得出来,对于拿撕下的宣传抗日标语换取报酬这件事,女孩子很明显是站在责难的立场。

因为年轻,大概还不懂得在日本人面前掩饰感情。也可能见对方是日本人,所以有意说话尖酸。如果是这样,那倒是个勇敢的女孩儿。

“能卖多少钱?”

“不知道。”

女孩儿把下巴往前一伸说道。

入江想逗逗她,说:

“好买卖哩,反正不需要成本。”

“才不呢,根本赚不了钱。”

女孩儿气呼呼地回答。

“为什么?”

“忠救军会来收钱的。”

说着,女孩儿抱起那一叠标语,小跑着离开了房间。

原来如此……

对于民众生活在动乱之地的痛苦,入江多少也能理解。

在日军占领区,民众倘若不恭顺,不愿意协助的话,自身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如果不撕掉粘贴的抗日宣传标语,村长等长辈们就会受到严厉的叱责。

但是,这里又是忠义救国军和游击部队相互渗透、拉锯的地方,撕掉标语也会有麻烦。

真是进退两难。

所以,其中一定有什么交易。

——不把你贴的标语撕掉,我会挨骂,对不起了,还得撕。但另一方面……